教育属于五行的哪个?

公煜雯公煜雯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是古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或体系。它把自然界的各种事物都归类到“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基本属性中去,以此说明世界的构成和变化。这种思想一直影响到今天的中医学、针灸学以及命理学等。 那么教育呢,它是属于“木”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来看一下关于教育的文字记载吧!《说文解字》中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段玉裁注:“此与孝同。”也就是说,“教”字的本义是指上级传授给下级,也就是“上行下效”的意思。而植物的生长往往是自下而上,因此“教”又变成了“传授给树木、草木”的意思了。《周礼·地官·大司徒》中有这样的记载:“以乡之三里,各因其地之所宜,而加以教焉。”这里提到的“乡之三里”在古代指乡村里三里的范围。这句话的意思是: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把种植的方法教给各地的人们。所以,“教”在这里是指“教导、教诲、传授知识”的意思。 这不就是“教书育人”嘛!这不就是培养人才吗!这正符合“木”的特性——树木生长需要阳光、空气和水等等,必须依靠别人的给予才能长大;教育者好比父母或者园丁,授业解惑,辛勤培育,终有一日学生能茁壮成长,学有所成,这就是“木”“开花结果”,即所谓的“功果圆熟”。 所以说教育属于“木”很合适了吧!!

应王笑应王笑优质答主

五行,古代哲学的一种系统观。内容有五种,分别是:木、火、土、金、水。五行学说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相生、相克规律,来说明自然界相互关联事物以及人体脏腑、官窍、经络、形体间关系,并用以阐释其生理病理变化及指导养生和防病治病。中医学对五行的认识既包括了这种属性分类的思维方法,又包括了由这种思维方法对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系统认识,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五行的产生源于五方:"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即五方土地与五材相杂,生成世间万物,故称五行。认为宇宙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所构成,而这五者在性质和作用上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教育属于五行的土。

在五行中,木、火、金、水皆是有形之物,但土却没有一个确定的具有代表性的特有之物,故称“土爰稼樯”。也就是说,土地可以种植庄稼,栽培万物,也就是说:“土载四行,包容诸物”,“万物父母”。人也一样,须臾离不开土(包括大地、粮食、果蔬、土壤等等)的“载”和“稼樯”。所以,把土归属于中位,而中位又是人体心脏所处的部位,且五脏“心主营,脾主运”,营就是血,脾的运化必须靠心所化生的血液运载(营为血),故把土归属于“脾”。

五行的属性虽是抽象的,但它已高度浓缩了相关事物的总体属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