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星星五行属什么?
“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天上星辰与世间万物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 比如古代民间流传的“七星照命”“北斗寄文书”“南斗注生、北斗注死”等等说法,直到现代还有“牛郎织女星”、“天王星”等名称流行于广大民众之中。 这些名称和传说虽然流传广泛,但它们究竟是不是科学的命名?对于同一颗星,为什么有的称作“织女星”,而有的称为“牛郎星”呢?
其实,我们所说的“天上繁星”在古书中又称作 “列星”或“列曜”。 古人观察到天空中众多的恒星和行星都有各自的运动轨道,而且这些轨道大多呈圆形或者椭圆形。为了记录这些星体的运行轨迹,古人将它们的运行方向分为“黄道”和“赤道”两类。 “黄道”就是太阳每年经过的天区,又被称为“天文春秋”;“赤道”则是地球公转轨道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由于地轴垂直于这个赤道平面,因此把位于赤道上空的恒星和行星所形成的“黄道”划分为东、西两个区域。 这样,整个天空就被划分成了12个不同的区域。 每一周被划分为4个“辰位”(子、丑、寅、卯),每个辰位各包含3个星官——也就是今天常说的“三垣(yuán)”,分别是:紫微垣、天市垣和太微垣。 古人还在天空的东南西北设定了4个“角宿”——亢(kàng)、氐(dī)、房、心,分别对应现在的猪、狗、鸡、兔。
这8个星官合称“二十八宿”,每一个“宿”中都含有一堆同名的恒星和行星。由于日月升落均有其固定的位置和时间,所以古人根据“二十八宿”中的星体在日升月落过程中的明暗变化来标注每年的日期,并且通过观测每昼夜的“昏旦之辉”来确定节气和农历的时间。
不过,“二十八宿”并不是只有今天的“二十八颗星星”。 在它刚刚诞生的时候,其实是有40多颗星的。因为当时有40余颗星在日升月落后会逐渐变暗,又被称作“四废星”或“四离星”。 这40多颗星主要分布在“黄道”和“赤道”附近,其中一部分是肉眼可见的亮星,但也有相当多的暗星。 这些散落在黄道和赤道的众多星体之间相互影响,关系十分复杂。 到了东汉时期,人们终于认识到了这种关系的复杂性,于是将“二十八宿”进一步细化,把其中的“四废星”独立出来,命名为“六旬”,也就是现在常说的“六十花甲子”。 这样的划分方法确实能直观地反映每年每日的变化规律,并且被后人加以发展和完善,用作纪年、计算日历和阳历日期等诸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