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色五行属火?
五行的属性,是古人通过自然界的事物归纳出来的,不是某个具体事物的属性;所以五行没有“属什么”的说法。 金木水火土 对应的是: 金——剑、金属; 木——树木; 水——水流; 火——太阳; 土壤——地面。 我们经常说:“这个人个性强得很呐!像钢铁一样。”“他脾气可倔了,牛脾气。”这里面的铁和牛,实际上指的就是金——坚硬之物都归属为金。
我们常会看到一些关于火的描述: “这个人热情如火啊!”“他眼睛都红通通的,好象要喷出火来。” 这些描述里,火其实只是形容人的情绪或状态,并不是真正在描述火本身。同样,在描述物体时,说它像火烧一般,也是形容这个物体的状态,而不是真的在描述火。 再比如,我们会说一个人“心肠似火”,这里的火也不是真的指的是火。 当我们将“心”换成“火”字的时候: “心肠如火”就变成了“心如火焰”或者“心火旺盛”了。 所以,不管是形容人还是形容物,“火热”通常是指某种状态,而很少在特指某种具体的物质。 在一些文学作品之中,为了描述一种激动人心的场景,常常用“火”来形容。比如: “他的眼睛里充满了火焰般的复仇光。”——《红与黑》 第二部 第一章 “她有着火焰般炽热的心。”——《简爱》 第三章 这其实都是作者的一种写作手法罢了,这种写法能更形象生动地表达情绪,让读者更能体会情景中的感情。
五行的五色是绿、红、黄、白、黑。五行配五色,红通赤,为南方之色;白为西方之色;黑为北方之色;黄为中央之色;青为东方之色。青色即为绿色,因古代颜料中缺少绿色,所以绿、青二色,古时通称青色。
青色,又叫青绿、浅绿、葱青、碧绿等。青色是一种介于蓝与绿之间的颜色。其色淡者为浅绿、葱青;深者为蓝绿、碧绿;微深者则为青苍;重浊者为瓦青。
青色是中国古人最喜爱的颜色之一,有青天(湛蓝的天空)、青松(如苍龙凌驾,有凌云之气概)、青鸟(传说中为西王母传递信息的信使)、青史(正史,以古代的史书多用青藜染色之故)、青春(指年华正盛,充满活力)等称誉。
青色是生命之色。青,生也。在古人眼里,春青、夏红、秋白、冬黑,青色是春季的标志,象征着万物破土而出,生命勃发。古代有“男戴青帽、女服石榴裙”的说法,石榴裙象征着女性娇艳的生命。春青色,石榴裙,都是对生命繁盛的希冀。
青色又是祥瑞之色。青,从情,象征吉祥。青色是天的本色、水的真色,所以古代有人君戴青色的帽子,穿青色的衣服,坐青色的车子,以象征吉祥。汉武帝时有位名叫东方朔的人,他曾对自己的好朋友说,等到天下大乱之时,他将会骑着“西极驴”,戴“远游冠”,穿“青绮裘”,吃“三青五白之粮”,“以周遍天下,颐吾浩然之气矣。然后尚友千载,追禹巢许,南到苍梧,北临瀚海,东游枣林,西浮昆仑,使流泽施于八纮之外,而气光摩于虹霓之上”。“青绮裘”是深色的毛皮衣服,可以御寒。“三青五白之粮”指的是乌米、粟、稗三种青色的粮食和大豆、小豆、小麦、蕡、梁五种白色的粮食。
青色还是一种纯真之色。青色是透明与纯净的色彩。古人认为:青气通于肝,肝盛则目明,目明则心清,心清则不乱。青色之纯净、清澈,能够洗涤心灵,令人澄心定志,纯真质朴,故古人有“心清目朗”、“清心寡欲”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