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在五行中属什么?
在学这个字的五行中,“字”是重要的部分——学字是一个会意字。上边是“艹”(草的谐音),表示学习需要耕耘、播种;下边是“子”和“丑”,代表孩子的出生顺序。上边代表“学”的过程,辛苦而有所得;下边的“子”“丑” 代表孩子在这个家庭里的位置。
整个文字的意思是:一个孩子在父母的后面,像小草一样,辛苦地、耐心地成长。 所以学属于土行,有耕耘的意义在里面。 从形义上来看,与学含义相近的词还有“教”。教也是由“文”和“字”组成的会意字。《说文》中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意思是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学。所以教也是土行,表示教与学的关系是上下尊卑的关系。
另外,在古代,只有士以上的阶层才能进行“教”的活动——教是在特定场所、向特定对象传递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传授者和受教者面对面地进行交流。教还是一种人际互动的过程,带有礼的性质在内。所以古代称教化、施教、教义等。 相对于教来说,学的范围则要广得多,只要是有识字、学文化的地方,就有学和它的活动存在。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学习。所以学是大众的,属于木行的。
关于“教”和“学”之间的关系的问题。古人在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时曾说:“人生天地之间,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阳主教,阴主学。唯君子处阴阳之间,教与学相须而行。”(《礼记·中庸》)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人活在天地之间,上天在上为阳,大地在下为阴。阳代表教,阴代表学。只有我们这些生活在天地之间的君子,既要学会又要教别人如何做人。
古人将这种“有教无类”,人人皆可学习的理念称之为“人文主义”。 其实,这种思想既来自于对自然现象的思考,也来源于对社会现状的分析。我们都知道人类社会的文明成果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传承而得到发展的。但任何一个社会,无论是封建社会还是奴隶社会或是资本主义社会,都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有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之别。虽然每一个社会阶层的人都通过劳动获得自己的生活资料,但没有谁有义务必须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分享给比自己地位低的人。
于是乎,在一个社会中,高阶层的人就可以不劳而获,享受较低阶层的劳动成果——这种不公平的社会现象,正是导致社会矛盾的重要根源之一。 孔子才说:“有德者必有言,有为者必有所立。”(《论语·宪问》)意思是说,一个真正有德行的人,必然会说得出道理来;一个真正能干出大事的人,也必定能创造出相应的业绩出来。无论是个人的功绩,还是传播给别人的知识,都不是靠着强权可以得到的,它来自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不论是教还是学,都不可能有什么等级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