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和官员谁厉害?

莫巧宁莫巧宁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看是什么官员,什么地位的官了,当然还有运气成分。 这里只讨论正儿八经的官僚体系里的“官员”,即通过正常科举程序入仕为官的人。这一类里又可以分很多种。 一种是以文官为核心的。中国古代的科考制度是分为四个级别的,一级级考上去不容易,但一旦入了仕,级别也就有了,待遇也差不离了。

以明朝为例,县令(知县)是七品官,皇帝赐给各级官员的爵位是按品级分的,七品的县官一般封为“恭人”。 明朝的诰命制度很有意思。官服分文武,但诰命不分。凡是能见到皇上并且皇上是站着说话的不论你带的是武夫还是文臣的帽子(其实明朝初年文臣的帽子跟武将的差不多,都是大帽檐的方巾),皇上给你颁发的诰命都是一样的。

到了清朝,文官和武官的服饰就更易分了。于是诰命就分成了两种样式,一种是加“文”字的一种是加“武”字的。 这玩意在旧时社会是很值钱的。

以明代例,高级官员的诰命价值一个万历朝钞(当时流通货币之一,每钞一贯制钱,合银一两),低级官员的诰命也价值五百两银子。而且这是朝廷颁给的荣誉,一般要世代相传。比如《红楼梦》里贾母就曾经拿出她丈夫当年当京官时的诰命炫耀。

这些诰命虽然值钱,但在明清时并不属于私人财产,不能像古玩一样拿去典当或者卖掉的。 因为它是带有财政补贴性质的奖励。在封建王朝,官员的待遇主要靠俸禄来保证,但这样的报酬在明清时候是很有限的。五品以上的大官们一年不过几百两银子,这还要除掉交纳税收、孝敬上级、招待同僚的费用。

用今天的话来说,这种收入属于低薪水高福利的性质。所以官员们要想生活得比较奢华,那只能靠额外的“收入”了。这些收入在古代称为“养廉银”,今天的学者们则称之为“黑色收入”。 黑色收入的性质在各个朝代是有区别的。明朝初年的养廉银是由皇帝酌情赏赐给大臣们的。因此没有固定的来源也没有固定的标准。皇帝心情好了多赏赐点,皇帝心情不好就少赏赐甚至不赏赐。

这样的制度导致养廉银数额变化很大。到明代中后期,因为国帑空虚,皇帝们也没钱再像以前那么随意赏赐大臣们了,于是就规定了一个标准。据万历年间刑科都给事中冯应京所著《国计纲》里记载,二品官每年养廉银1200两,三品900两,四品750两等等,直至九品450两。后来虽经追加,改定章程,但这只是定额,并不是实际发放数目。

清初沿袭明制,也由皇帝酌情赏赐大臣们。到雍正年间,开始推行“养廉银”制度并成为一种定制。根据《历代职官表·清官职》中记载,总督年俸1800两,驻防将军年俸1350两,巡抚年俸1350两,布政使司布政员年俸1350两,按察使司按察使年俸1350两。其他如道、州、府、县的官儿们,俸禄从二三百两至七八百两不等。

除了固定的俸禄和养廉银外,那些作为高级官员的特权之一“薪”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总之,这些收入加在一起,中高级官吏的生活是相当优渥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