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便车的人结局怎么样?
搭便车是一种常见的出行方式,既可以节省资金,又能够享受旅行的乐趣,但是也会遇到一些窘迫的境地,甚至会有生命的危险。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曾发生过一件臭名昭著的“搭便车事件”。当时,纽约市立大学的布卢明敦分校的一个学生团体,准备组织一次前往新奥尔良的旅行活动,由于所乘车已满,一个名叫萨尔·曼尼柯利的年轻学生想搭顺车,遭拒后他钻进了司机的舱内,用刀子刺伤了司机,使其他4名同车的乘客死于非命。结果,曼尼柯利被判处99年监禁。
其实,在我国古人身上也曾发生类似的事件。《聊斋志异》中就有过生动的“搭便车”的记载。在《焦离志》中,叙述了这样一件事实:有一老农,偶得一犬,爱之,为畜于家。狗渐长,老大不可制,逢人会啸,田中获禾,辄凌轹(毁坏)殆尽。遂缚而屠之。屠狗于市,得钱百数百千。方作围坎,狗赴水而死。老农悲恼不已,以衣袋盛骸,送之归里。途中逢李生,乃诉其冤。李生闻之凄怆(悲愤伤感),遂与同归。至家,以冢子已卒余年,继以新犬,名之日“焦离”。 这只狗“逢人会啸”,说明它是只聪明狗,但“田中获禾,辄凌轹殆尽”,说明它太“聪明”了,知道主人在打猎时受到的惊吓,所以一心想要为主人报复,结果则遭到了主人的鸩杀。
其实,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悟出一些道理:人,无论什么时侯都不能太过于聪明。如果过于聪明,会丧失理性,甚至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最终不但损害自己的形象,而且殃及亲朋。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的《纽约邮报》曾报道过一则汽车“搭便车”的趣事。有一天,纽约市的一个商人坐出租汽车上班时,车费还没有付,便提着一个装着大衣和皮鞋的手提包跳车逃跑了。司机既无可奈何,又感到十分滑稽,便在报纸上发表了这篇报道,后来还寄了一副雪地滑行鞋给《邮报》报社,并题写成了一幅妙趣横生的漫画。
当时,纽约市的地铁尚未修通,那商人就是坐出租车到125大道下的铁路桥旁,趁火车将要启动时,从铁轨边的护樯跳上将大衣和皮鞋脱掉,光着双脚跳下铁轨,在雪地里“奔驰”200多米,跳上对面开来的火车逃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