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丈夫结局说明了什么?
《孟子》的最后一篇是《尽心下》,这是全书的结局,其最后一章说到大丈夫的气节,提到一句脍炙人口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就是说,大丈夫是富贵不能蛊惑其心,贫贱不能改变其节,武力不能屈服其志的人。
《孟子》全书,以大丈夫气节作收,是有其本旨上的必然性。因为《孟子》全书都是讲人性本善的学问,而“三不能”的大丈夫气节,正是一种善存于心而与天合一、至公无私的至大至刚的精神的体现,那是天地之间浩然之气的充盈与宏发,是人性善的实现。
因为人类的本性是至善的,所以有至大至刚之气,有对天地万物的博爱之情,那是至公无私的,所以它能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它不以自己的利害得失为念,更不会为了富贵利达之欲而丧失了天良与天德。
所以这个结局既点明了孟子的学问,同时也象征了大丈夫的浩然之气充塞于天地之间,普施于万物之表,这正是“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的立身之道的圆满实践,也是人生与万物至善境界的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