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08年金融危机原因?

雍泽稀雍泽稀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

第一,房地产市场降温,导致次级住房抵押贷款丧失了其原有的“次级但有收益”的特点,从而使专门从事次级按揭贷款的金融机构陷入困境。

2001年911事件以后,为刺激经济发展,美联储采取了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利率被调至4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低利率和宽松的流动性推动了房地产业的繁荣和居民家庭财富的增长,其中加利福尼亚、佛罗里达和亚利桑那三个州的房价在2005年时上涨了约30%。良好的房地产市场环境,降低了次级贷款的违约成本,同时吸引了众多投机者(他们大多并不入住,而只是将所购买的住房用于出租或待房价升高后卖出获利)试图通过房价上涨获利。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原本不能获得贷款的低收入家庭也轻易地获得了可调利率的次级按揭贷款以及无需支付首付就可买房的“零首付”贷款,并且形成了住房抵押贷款余额快速增长和低收入“次级人群”贷款规模相对更为迅速增长的局面。2005年前后,房价增长的势头放缓,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下降。在此情况下,低收入者收入低的缺陷重新暴露。2006年年初,住房抵押贷款拖欠率开始大幅上升,房地产开发商急剧削减投资、裁员以及被迫降价,由此陷入恶性循环。

第二,金融机构过度创新和过度冒险,以金融衍生品为主要渠道,将风险扩散到宏观经济领域。

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金融创新过程中,已经远远“不满足”于住房抵押贷款,而是对其进行打包(即“证券化”,2005年美国一半左右的次级按揭贷款被证券化)、分拆并转化为其他金融衍生品,甚至再次打包形成新的金融衍生品。这些衍生品的最终购买者不仅包括在美国本土,还有不少是国外的投资者。因此,次级按揭贷款市场和衍生品市场,已成为一个将次级贷款人、银行、各种专门的金融机构、美国本土和国外投资者(如投资基金、保险公司、退休基金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政府机构投资者)联系在一起的、复杂而广泛的融资链条的一个关键性环节。这样,一旦次级贷款人中的拖欠率和违约率大幅度提高,就会引起整个“链条”强烈震动,而最终导致危机的发生。

第三,金融监管“真空”和“灰色”地带有所扩大,部分监管政策已滞后于经济金融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在金融监管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其中较重要的是对从事投资类金融业务的机构放松了监管,鼓励在投资银行、券商等“轻资本”机构中运用高杠杆率,允许在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等机构之间存在“隔离墙”的前提下进行兼并,使一些金融机构在规模急剧扩大的同时,形成了混业经营和跨区域经营的方式,成为“具有系统重要性的机构”。而对这些机构,美国在分业监管的体制下出现了“真空”和“灰色”地带。同时,政府对金融衍生品的发展缺乏有效的监管,也对次贷危机的形成起了推动作用。

第四,货币政策发生失误,在危机发生前采取的利率政策过紧过猛,在发生后又没有及时提供流动性。

2005年年中房价涨势趋缓后,2006年美国房市开始持续低迷。为防范可能发生的经济衰退,美联储应在适当时候通过放松银根以刺激经济,然而,美联储不但没有这样,反而继续紧缩银根。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美国进入加息通道,期间美联储连续加息17次,共加息425个基点,美国的利率(费城联储3月期国债平均利率)由低于1%上升到5.25%左右。从美国2007年第三季度开始发生次贷危机后至2008年7月,又出现了长期“流动性短缺”的现象,迫使许多金融机构为“流动性”付出极高的代价。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