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明星怎么生活?
内地人到了香港,总能耳濡目染到一股浓烈的明星文化。大街小巷,挂晒各大明星的广告牌。地铁内,看晒各大明星的广告页,甚至你坐的这一站就是某明星代言的。连在快餐店吃个餐,也可能跟某个明星同坐一条长凳。走在马路上,也是经常能看到大明星。如果能当街偶遇一个港媒眼中的“明星”,那么这个过程就会是这样的:
看到!有人看到明星!快跑!追上去追上去!拍照拍照(偷拍)。拍多一点,拍到高清。前面挡人了,让一让,让一让。等等,明星好像发觉有人跟踪了她,突然走上横马路?不要怕,快冲过马路追上去!(被星探看到就糟糕了)继续追!哎呀,明星上士多宝(出租车)了,问清楚司机往哪里走,马上打车!到了目的地还是看到她出来,一定要拍照!一直拍到把她拍到她家楼下。
现在,可以回家了,然后,把偷拍的高清照,写一篇追星日志,发到某个八卦网站上。明天,你就可以看某纸媒用你拍的高清大图刊登一则明星消息!
所以,实际上,只要不是去郊外,你就不会在马路上看到有人在拿着明星高清大图来看某某明星长啥样的,因为每个人看到明星都会马上冲上去拍照。
当然,这毕竟是个别狂热粉丝才有的反应,对于普通香港人来说,见到周润发和见到陈冠希的反应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香港,一般三线明星在地铁站、快餐店等一般不会挂广告。二流明星基本上会在地铁站、快餐店这些地方看到。而一流巨星,会在地铁的月台或车厢内看到。广告牌的出现其实很有意思,像张国荣和梅艳芳这样的“仙人”,他们的广告牌只会在某些普通住宅区或郊外才挂。而某些当红但非巨星的明星像杨幂的广告牌就只会在旺角、铜锣湾这些核心区或附近挂。张学友、刘德华、周润发等巨星的广告牌不会在某些核心地段挂。像刘德华,你在核心区是看不到他的广告牌的,只会在普通住宅区看到。而能在地铁月台和车厢看到的大都是这种顶级巨星。
香港人对于明星有相当的免疫力,很多明星,都只是在某些明星饭局上才会碰面。像张国荣、梅艳芳、张学友、郑秀文这些当红巨星,就只是在某些明星大聚会上才会碰头。像张国荣、张学友、郑秀文这种有实力演技又有粉丝缘的,会经常参加什么慈善晚会,这种晚会上碰到的都是圈内人,很少有普通观众看到这种晚会。香港人是看不到有这么多明星聚在一起的。平时最多也就看到“陈冠希和陈伟霆逛街了”之类的消息。总之,很多所谓“被明星包围”的感觉,也都是靠媒体渲染得特别厉害。
所以普通香港人在马路上见到张学友和见到陈冠希的反应是完全不一样的,连拍照的热情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普通人对于某些不是特别出名的二三线明星,大多都是漠然的,不会特别兴奋。即使是很火红的一流明星如陈伟霆,也不会非常在乎。对某些顶级巨星如有“仙人”之称的张国荣、梅艳芳,连很多路人见到她们本人时都会露出非常震惊又激动的表情,甚至会因为太过紧张而忘记去拍照。对于现在非常出名且受欢迎的张学友,路人的反应也差不多。但这些对刘德华来说,就要差一些了,原因很简单,张学友一直在香港当地工作,刘德华则北上已久,张学友经常可见到,刘德华则比较少见。
香港人见到明星,会很主动地上前合照,或者去要签名。而且他们并不怎么在乎对方的名气。香港的明星有这么多人知道,和很多“星二代”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登上荧幕后,很多港人就知道他们其实是“有职业的普通人”。对于普通香港人来说,明星并不需要仰视,只需要对他们多一些尊重。对于某些已经家喻户晓的天王级巨星,这种接近方式可能会减少一些,但也不会完全消失,毕竟很多巨星也会经常去商场、食店、地铁站这种地方消费,很多都有人去接近他们。像“仙人”张国荣和梅艳芳,都是很受观众爱戴,也很受星二代尊敬的巨星。像梅艳芳,即使在地铁内坐着,也从不怕被人围着要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