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明星有谁?
宋春舫,1892年生于淮安,是我国著名的剧作家、戏剧理论家、戏剧活动家,被誉为“中国现代戏曲的奠基人”。他一生著述颇多,1935年,宋春芳发表《影戏略史》一书,系统地考察了我国皮影戏的历史。该书被收入《中国古典剧场丛书(共十五卷)》一书中,于1940年在美国出版,成为研究皮影戏的古典理论著作。宋春舫还是著名的电影理论家。他撰写的专著《电影漫话》,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论述电影理论、技巧和沿革的作品。
宋春舫喜爱文学,在诗歌、散文、小说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诣。同时,宋春舫还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藏书家,他从青年时代起,就开始买书、藏书。晚年移居上海后,他把历年节省下来的工资全部用于购书。他逝世后,家属将6万余册藏书捐献给了北京图书馆等文化部门,为传播中国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宋春舫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外交家。“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宋春舫出于爱国心,积极主张抗日。他在担任国际联盟中国代表期间,为贯彻和执行我国政府的有关主张和政策作出了重要努力。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宋春舫积极呼吁抗日,还组织成立“海外抗敌后援会”。
1949年,宋春舫到香港后被聘为南洋大学文学教授、世界学宫东方文化学院讲师。1951年,在周恩来同志的亲切关怀下,宋春舫经巴基斯坦辗转回到祖国。
姜椿芳(1913-1993),江苏淮安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战士,著名的编辑出版专家。1930年参加革命,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左翼作家联盟”组织委员会委员、文艺理论研究会负责人、《文艺群众》杂志主编。1935年2月在上海从事革命文化出版活动时被捕,被关押4年,1939年底出狱后,秘密回老家开展抗日斗争。1941年春到上海以“新民报”记者作掩护,进行党的秘密工作。解放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文教出版处处长,中共中央华东局宣传部出版处处长,中国科学院出版委员会秘书长等职。1954年调中华书局,先后任副总编辑、总编辑、社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任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书局顾问。社会兼职有中国版协副主席、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顾问、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上海图书馆馆长等数十种。著有《古书的编辑和校勘》、《论编辑工作》、《编辑工作散论》、《椿芳文存》等。姜椿芳治学严谨,为学“转益多师”,既学有所宗,又不故步自封,敢于向权威挑战。《椿芳文存》是他60年学术生涯的结晶,集中反映了他在古籍整理、辞书编篡、编辑学和出版学研究等方面的成果。
1993年9月20日,姜椿芳因病在上海逝世,终年八十岁。
黄继先(1916--1992),笔名黄子。女,淮安人,著名戏剧女曲作家。1935年参加革命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地下党南京分区委妇女工作员。1936年冬随军参加抗日活动。1938年春参加革命根据地鲁艺音乐系学习。1939年毕业于鲁迅艺术学院。曾三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同志的接见。1939年至1947年,在抗日根据地从事音乐教学和戏剧创作活动,并参加抗日宣传演出。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东北文艺工作团合唱队队员、东北人民艺术剧院合唱队队长、演员、主任创作员等职。曾先后参加了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白毛女》、《赵一曼》、《虎保还乡》等影片的摄制工作,并在其中担任重要角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从事戏剧创作和研究工作。1952年,她由沈阳调北京,历任中央戏剧学院实验歌剧团演员、创作员,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创作员,中国京剧院编剧、院艺术指导,兼中国戏曲音乐学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