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黄姓属什么?

蒯添诣蒯添诣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 首先说明一点,中国传统上的五行的金木水火土和西方的占星中的金星水星火星土星毫无关系! 中国传统上的五行是随着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它更是一个表示阴阳转换、承上启下的一个物理元素,这个物理元素不是指金属、液体、气体、固体这样具体实物,而是指五种运动形式: “水行”“火行”“土行”,指的是流动的形态; “金行”“木行”则是静止的状态。“行”在古代汉语中表示“流动而具有能量的实体”的意思,现代汉语中“行车”“航行”都保留了这个意思。因此五行也被称为五行的运动。 所以我们可以说黄帝属土,颛顼帝属木(注:古代文献中颛顼有北冥之水,南方之火的意思),炎帝属火等等…… 但是我们不能说黄帝属金或者属水,因为黄帝之“黄”字,在甲骨文中写作“�”,本义就是黄土。所以《尚书•周书·大诰》中说:“予仁若木”里的“若木”指的是商代的一棵大树,这棵树被周人砍作祭祀用,这棵树属于木行。但是《史记•五帝本纪》中提到的若木却是另一回事了:“西王母种之若木”,这里说的若木是神树,属于土行。 同样的道理,我们不能说少典氏之子炎帝五行属火,因为他的名字“炎帝”就指向的是他的性格特征——热情似火。

2. 黄帝姓姜。从神农氏开始姓姜,到轩辕氏又改姓姬。其后代在夏商周三代以及周灭商后都是诸侯国郑国的君主,郑国公族姓姬,其国君则姓姜。春秋时还有姜氏国姜姓国齐国等。秦灭周后,将王室姓氏改为李,但姜姓国王依旧继位称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战国时代的齐国旧宗室迁往关中,以国为姓,姜姓改为齐姓。

丛子洋丛子洋优质答主

黄字从“田从“光”,“黄”字也包含着天、地和太阳等意象,因此黄字五行可入土,也可入火。

田,在古人眼里,是大地的一种象形,“皇天后土”中指的就是“大地”,所以字从田的黄字理应五行属土。

不过,《说文解字》释黄字,日:“黄,地之色也”又说“黄,中和色也。”可见,黄色是中央的颜色,五行是居中央的土,引申为“中和”之色,象征着成熟、丰收。黄色的金石,古代视为至宝,黄色的土壤也象征着土地最完美最有价值的部分。

此外,黄,本指“裸色之白”,“裸”在这里是人或动物没有皮毛覆盖而直接显露出来的部分,比如人的脸、手足甚至身体、某些兽类裸露的腹部等部分。这些部分通常为一种红色加上白色而成的“裸色”,这种混合色加上光的反射和折射,就变成了金黄色。《五经异义》说:“黄,裸色,黄。白之杂也。”黄为裸色之白,这是“白色”说。

从“光”来释黄,这又是“光色”。光,从阜从兼,阜是“土堆”之意,兼为“并行”。在大阜上同时行走的人可能很多,由于众多行人的足迹重叠交错,大地被踏得很坚实,也因为行人的践踏,把地面的土都踩得裸露出来。因此,用脚踏出的大阜为兼之表义和表意,而兼之从甲从力,甲为“铠甲”,力为“力气”。在大阜上并行的众多行人,有些是征战归来。这些从远处归来的人们,当东方出现霞光时,他们站在甲胄的反射下,脚踏大地、仰对太阳,霞光映照着大地,人们的身体成了金黄色,这一身黄灿灿的颜色,映照在归乡人背后的地平线上,真可谓“晚景恢,归云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因此,光字既包含了大地(阜)之裸色,也包含了太阳之光色,而光的本意,正是一种“黄色光线”。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