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五行属什么?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元素)。中国古人认为这五种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要素。 五行学说是古代人民解释自然界客观现象的理论。
在古代中国,“五”是一个虚数词,并非实指。《吕氏春秋·慎大》认为“五”为“数之极”;《礼记·曲礼下》说“万物皆盛广”的“万”也是虚指众多之意。而所谓的“行”则具有道路的含义。因此所谓“五行”,即“数之极”的道路。这种认识与西方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将世界本原界定为“水、火、土、气”四元素的思路是类似的[1][2]。 “五行”的说法最早出现在《尚书·洪范》之中,但书中的五行并不具备后世相生的含义,而是分别对应四种性质: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水主润而下,火主炎而上,木主曲直,金主敛聚,土主稼穑)。
在战国时期,阴阳家将五行学说用来解释社会政治、天文历法、人类生殖等方面的现象,奠定了五行学说在社会政治领域的地位。 到了汉代,“五行”被赋予了相生相克以及帝王受命于天等含义,并成为历代王朝正统统治合法性的理论基础之一。 例如,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初置五行志,以查验占候之道”(《汉书·董仲舒传》)。
西汉末年,匡衡上疏提出“孝元皇帝初即位……诏问公孙臣言五帝气运状,臣前对,欲宣之以示天下。 臣窃见官书,黄帝令蚩尤从事四方,帝颛顼以九鼎空晋(同“舜”),尧又避尧山,汤居亳,文王徙于岐周〔皆事可疑〕不可实行之说也。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者,君子不受其辞,而况怪迂天地鬼神之言乎!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是不是其所谓,于是孔子论《诗》《书》,定礼乐,序《易》《春秋》,七十子之徒口授其义而为之集注,弟子充然不惑。
自鲁哀公至孝景帝,皆拟迹于世尊,独不下生,岂可谓文致幽远,合于古道哉?宜皆罢勿传! ”
自此之后,儒家经典不再收录公孙臣等人的著作及见解,五行思想开始失去了其在学术界的地位。 五行的说法见于《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