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属性出自哪?
“五”的概念,首见于《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但这里所说的五行并非指自然界的事物,而是指五种行为法则、德行。在《洪范》看来,这五种行为道德是相互配合的,不能任意改变它们的顺序。 后来这一观念流传开来,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开始用五行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
如《周礼·地官·大司徒》有“以五礼亲诸侯之宾”;《仪礼·觐礼》有“以五礼尊帝姬”;《庄子·天地》说:“以礼御之,谓之以道,德盛礼至,阴阳和得。” 在人们普遍使用“五行”来形容不同事物时,它的原始含义渐渐淡化了。战国中期以后,人们在认知世界时开始引入五行观念,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归属到五行之中,并由此演绎出一套独特的世界观。
五行观念的传播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社会环境有关。当时各学派都试图建立一套包含天人之际的理论体系,来为自己的政治主张服务,而五行观念恰好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性。 如儒家倡导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可以用五行加以描述,相生相克:
木主仁,火主礼,金主义,水主智,土主信。 五行还可用以说明季节更替:
春木旺,夏火旺,秋金旺,冬水旺,四季土旺。 而土位于中央,无所不包,因此春夏秋冬四季在土中的变化也是相对固定的——春季上升为树木,夏季高温燃烧成为火焰,秋季金黄化为金属,冬季寒冷凝结成冰雪,而四季土则保持湿润,供给万物所需。 所以五行可以解释世间的万事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