祌五行属什么?
中文中,“神”字属于“示”部,即所谓的“示字旁”(在东汉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中,认为“示”部中的文字皆与神明之事有关);而“神”字的字形,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并且是象形字,其形象就是一个头上顶着“示”(祭祀的标识)的人。从字形上来看,“神”字就应该属于“示”部。
但是,在《康熙字典》等工具书中,却将“神”归到了“示”部,而将“祇”放到了“礻”部去,其依据就是《说文解字·示部》中的一句解释—— “天神引申为神。从示,只声。读若祇。” 也就是说,将“神”归到“示”部的根据在于“神”由“示”演变而来。但是问题就在这里了,为什么“神”由“示”部要跑到“礻”部中去呢?因为“祇”也来自“示”部啊!
我认为,“神”之所以被放到“衤”部中,其原因就在于东汉时期的经学大师郑玄所著的《周礼注》中,将“神”释为“祉”。他说,“神谓灵祉”(见《周礼·春官·大祝》郑玄注)。“祉”在古代是一种祭名(参见《说文解字·示部》),并且这种祀典属于五帝之祀(见《礼记·檀弓下》),因此按照汉儒的制度,这种祭祀要“衣纁绤”,也就是要用轻纱做祭祀时的衣服(“绤”指的就是粗葛布)。
既然“神”等于“祉”,那么“神”自然就可以穿“衣裳”了,而“裳”正好又属于“衤”部,所以“神”就被放到了“衤”部中了。 但是,问题又来了,如果“神”=“祉”的话,那为何“神”的字形中没有“示”呢?这是因为,汉代儒者虽然以经学之名将“神”释为“祉”,但是古人所谓“经”其实指的是诗经,而“诗”就是用“兮”作结的抒情诗句,并不属于文言文中的经典古文。当汉代儒生用“经”来解说“神”的本义时,他们是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作为祭名的“祉”字除了表示祭祀外,还另有它意——“祉”的本意就是“福”“吉祥”之意,所以“受祯谓之履祉”(《尔雅·释训》)。
由于“福气”、“吉祥”都是令人高兴的,所以这种意思也逐渐渗透到了“神”字当中,于是“神”就有了“吉祥”之意,于是“神”就在自己的字形上增加了“示”——“呈祥示瑞”嘛,这不就又有“示”了吗? 所以说,“神”虽然源于“示”部,但是由于后来了个郑玄给乱搞一气,最后这个“神”就成了一个既能像人又能像神的复杂汉字了,并且还是披着“衤”袍的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