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灯是什么?
“五灯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28年,当时国民革命军攻克南昌,军阀孙传芳溃退至浙江。中共地下党在南昌组建了“人民革命委员会”,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为了争取人心、迷惑敌人,南昌总工会利用旧体制举办了一次大型活动——“灯会”。按照农历计算,1928年是戊辰年(辰在生肖为龙,故称“戊辰”),正逢闰月,共有三十天,因此从正月十六一直闹到二月十五。
每天灯会期间,广场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在彩灯之中,有一组5个红灯笼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五灯”。 这5个红灯笼分别写着“工农团结”“打倒列强”“铲除军阀”“武装民众”“迎接红军”。这些口号反映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是当时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
为了增加吸引力,工会专门从苏州请来艺人表演杂技、魔术等节目,还组织女子舞队、童子团进行文艺演出。每天晚上,广场上都燃起篝火,一直热闹到深夜。 此后,每年的这一天,南昌都要举办“五灯会”,以歌颂革命、庆祝胜利。解放后,这一传统得以延续。
1970年代开始,由于受到西方新思维的影响,中国开始出现“传统文化热”。许多人在翻阅古籍时,发现早在宋朝就有“五灯会”记载,遂断言“五灯会”源于古代,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活动。 其实,宋代的“五灯会”与当年的“南昌五灯会”有着明显的区别。首先,时间不同,宋代的“五灯会”是在冬至前后举行,而南昌的“五灯会”则是正月;其次,形式不同,南宋的“五灯会”主要是文人写诗、作对子,而南昌的“五灯会”则有文艺表演、篝火晚会等多种项目。 至于“五灯会”的名字,同样是依节气而定。南宋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说:“京师风俗,每年十二月,士庶自初一日起,开张铺面,以至三十日,烟火达旦,谓之‘闹元宵’。”正月十五的“五灯会”,其实不过是元宵佳节的系列活动之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