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五行是属什么?
五言诗,简称五古或五绝。是指每句五个字的古诗。 其格律为:
(一)平仄相间;
(二)押韵严格;
(三)句数不定。
五言诗发展于汉魏六朝,成熟于唐代并盛行于宋代。至元代开始走向衰亡,明清以后则渐成绝响。虽然只有汉唐两代的历史厚度,却涌现了像“三曹”、“七子”等众多名家,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 《诗经》中已有五言诗句,但那是散句。五言诗的定型在汉代。东汉班固《汉书·元帝纪》:“诏礼官诸儒诣弘恭殿,讲论五经异同,恭亦以明学待问。”其中的“五经”指《诗》、《书》、《礼》、《乐》、《易》和《春秋》。这时的五言诗被称为“五经之歌”。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多作五言诗。南齐谢晦与徐羡之等辅佐朝廷,有文才,尤善于写诗,当时人称“徐庾体”;梁简文帝萧纲有《邺中集》;北周王褒、庾信都是著名的诗人。到了唐代,五言诗达到鼎盛,李白、王维、杜甫等人都是五言诗的高手。李白的《古风》,杜甫的《羌村》、《赠卫八处士》等都是五言排句,即五言古诗。 明代何景明说:“五言始于《国风》。”(《四友斋丛说》)清代冯班也认为:“五言起于秦代。”(《钝吟杂录》)但现代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最早出现的五言诗句见于战国中期楚国的作品。
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了一批战国时期秦国法律文献,其中有一篇叫《为吏治官定律》的文章,全文420余字,全部是用五言诗句写成。专家考证文章书写时间为秦始皇三十年(前217)以前。可见五言诗起源于战国中期的楚国或吴越之地,后流传至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