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的五行属什么?
《黄帝内经·灵枢·胀论》中,提到了“饱不饭”、“饥不食”的说法,《素问·痹论》中也有“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形寒寒饮则重伤五脏”的论述 可见,古代医家认为饮食要节制,过饱对身体健康有害。那么,为什么过饱会伤害健康呢?这要从饮食的运化过程说起----
我们吃下去的食物经过胃的初步研磨,形成食糜后由幽门进入小肠,通过胆汁的乳化作用,逐渐形成可吸收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在小肠内被吸收到血液中,成为人体细胞与组织运作的营养基础。
然而,这种单纯依靠血液运送营养物质的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那就是在供应不足的情况下,机体首先消耗的能量就是储存于肌肉中的糖类,之后才是脂肪以及蛋白质。在饥饿状态下,人体最先消耗的是体内储存的糖类,而不是优先动用食物中的淀粉含量。这是因为淀粉属于多糖,在胃肠中很难被直接消化为单糖(葡萄糖),必须经胰酶水解为麦芽糖、果糖等双糖后才能被肠道吸收。而葡萄糖是单糖,可直接进入血液供给细胞利用。淀粉在经过较长时间的空腹后才会被逐步利用,而葡萄糖可以直接为机体利用。
可见,人在空腹时首先利用的物质是与胰岛素分泌相对独立的能量来源。这种先消耗血糖再利用蛋白和脂肪的顺序,在生理学上称为“血糖代偿能力”。在饥饿状态时,随着体内糖类的不断消耗,胰岛素浓度会逐渐降低,肾上腺素的相对浓度则会逐渐升高,从而促进脂肪的动员和释放,为机体提供能量来源。 当人过量进食时,胃肠道需要消耗更多的胃酸和胃蛋白酶来消化过多的食物,同时肝脏也需要加速代谢活动来清除进入体内的有害物质及过剩营养素。大量进食不仅不能及时充分地消化成人体可以利用的营养物质,还会加重上述器官的工作负担,造成不良后果。
古人提倡“少食勿饱”是有科学道理的,符合现代营养学的观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特殊情况下,人为的控制饮食可能危及生命安全。例如,在野外被困、食物匮乏时,如果因为饿昏了而盲目遵守“宁渴莫撑”的准则,有可能导致低血糖的发生,继而产生头晕、心慌、烦躁等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在患重症感染性疾病如伤寒、霍乱等疾病时,由于细菌毒素的作用,机体对营养的需要量大大增加,此时若严格控制饮食,可能造成营养不良,影响病情恢复。在这种情况下,适当进食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饱一时,一餐一饱”是古人的经验之谈,现代营养学也证实了这一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合理掌控自己的食欲,做到不贪嘴,不饿肚子。如此,才能为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