粣字五行属什么?
“食品曰饎”的“饎”,读音chi4,从食从示。“示”在这里是祭祀的意思。古人祭祀用酒肉。《礼记·祭义》有“君子有九斋;一日为至敬,三日为大德,五曰肃雍,七日为絜恭,九日龙旂,天子祀上帝。”这里说的都是祭祀用的物品,都是美食。而“饎”就是用来祭祀用的食品。 “饎”的字形演变如下: 上面这个字形在东汉的《汉书》里写作“糦”[1],音同。东汉时期,“饎”“糦”通假。东汉王逸注释《楚辞·离骚》里的“饎”,就是这个“糦”。[2] 再上面这个字形是唐代颜真卿写的“饎”字。可见这一字形是在“礻”中添了一笔,变成了“示”。[3]
我查了《康熙字典》、《现代汉语大词典》和《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版),这些字典里“饎”或者“糦”都只有一个读音xi1,并解释为“酒食”之义。那么为什么“食品曰饎”呢? 经查,“饎”在古文字结构中是个会意字。上边部分象厨房的灶,下边的“士”指的是士人,也就是现在说的文盲。所以“饎”本义是士人吃的饭。 而“示”在古代是指事字。上边一小横代表天,下面一短竖表示的是地。合起来表达的意思是“以显示天地”,即展示给天地看的意思。
“示”的本义也是指祭祀。如《史记·秦始皇本纪》有“祠黄帝,礼斗坛”,其中的“祠”就是用“示”表示的祭祀之意。 “示”和“饎”联合起来表示“(文盲)士人吃的祭祀用的食物”之意。因为古时文盲的士人社会地位较低,他们的饮食也常被轻视。如《论语·乡党》有“士不食谷”,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所以我在教材里给“饎”取的俗字即是“示”。“示”读作shi4,属于指示音字。而“饎”的xi1音则是它的本字。 另外还需要说明一点:我在编写《古代汉语字典》时,遇到“示”字条目下的第一个例句用的是隋炀帝的“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其中“黍稷”的“稷”字,我注的音是ji5,因为它是去声字,属仄声,不读jì。而此字在《说文解字》里的读音正是ji5。但《汉语大字典》却把它改成了jì,这是错误的。同样的错误还出现在当代著名语言学家黄季刚著的《古汉语字典》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