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缺失有什么坏处?
从中医理论讲,“肾主水”、“心主火”“肝主木”“肺主金”“脾主土”,这些脏腑分别管辖着身体的五液—-唾、涕、泪、涎、汗;并分别主宰着人体的生长发育——发、齿、骨、筋、肌肉、皮肤;还分别主管着人体的感知活动一视、听、言、笑、思、悲、忧、怒;最后还分别控制着人体的排泄功能一尿和泄精。这些生理功能的实现都是通过经络系统的传导实现的。当体内某种物质缺少了,就会影响某一脏器或某一脏腑所属经络的功能状态,从而出现某些症状,这种因缺“水”(体液)出现的症状多为“阴”的症状,如消瘦、疲倦、乏力、自汗、盗汗、尿多等;而因缺水出现的“阳”亢的症状也是显而易见。
“五行缺水”的人,通常脾气都不太好,容易发火,而且这种性格大多表现为“直”,也就是不会转弯,也不会委婉地表达意见。所以“五行缺水”的人要多加注意自己的脾气,以免发脾气伤身体! 还有一个特征就是“五行缺水”的人特别能喝水,特别是凉白开,而且越喝越瘦。这一点跟“五行缺水”的人爱出汗是相通的,都属于缺水导致的。
其实,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整体的维持与平衡靠五脏来承载,而五脏的协调又靠六腑来完成。在补五行之时还要注意通六腑,使补不缺。
人们通常所说的人的五行是根据人的出生时的年、月、日、时的干支来定的,在人的八字里面,分别有年柱(两柱)、月柱(两柱)、日柱(两柱)和时柱(两柱),每一柱代表五行中的一行,如果在人的八字里面缺少一个五行,就叫五行缺一。
五行之说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把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划分成了五类,并且研究出它们相生相克的规律。而人的一生和周遭环境等等都是这个世界上万事万物的组成部分,因此,五行的学说是可以用来指导人生和改善人生的环境的。在命理上,如果一个人五行里面缺金的话,那么,他的名字中应该尽可能的使用五行属金的字。
五行中的相生,就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在某种规律下会产生或者促进另一行的产生和增多,比如: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而五行之中的相克,就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在某种规律下会抑制或者消耗另一行的产生和增多,比如: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因此,如果人的命里五行缺金,那么,就可能会导致相克关系中的金元素不足,而被相克的对象所克制,而相生关系中,因金元素不足,则不能生水,导致水的不足,而影响木的产生和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