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五行制化关系?
龙睿最佳答案
“制”就是限制,克制;“化”即是消纳、融合。五行制化是说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相互排斥的关系。这种关系既包括相生,也包括相克。 五行生克的含义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简言之,即木→火→土→金→水→木。这就是说,由于木生火,所以木多火炽;由于火生土,所以火多土燥;由于土中金,所以土多金埋;由于金生水,所以金多水浊;由于水生木,所以水木泛溢。相反,如果五行缺失某一元素,就会使此元素所对应的五行失去平衡,形成偏枯之像。
中医理论认为,人的五脏有五行属性,它们彼此作用,互相影响,以保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与和谐。如果某脏之气偏盛,就会破坏人体阴阳的平衡,出现病态。治疗某些病症就需要调节五脏之间的关系。 比如:心火太旺,就要适当多吃点苦味的食物,如苦瓜等。用苦味来泻心火。
肝火太盛,就要多吃酸味食品,如醋、山楂等,用酸味收摄肝气。肺热,就要多吃凉性食物,如西瓜、冬瓜等。用火克金的原理,清泄肺部之火。肾亏,就要多吃咸味食品,如海带、紫菜等,用咸味来补肺气。
在饮食调养中应注意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配合季节变化和自身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调养。这样,才能保持体内环境的和谐,从而真正达到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目的。
五行的制化关系,是五行生克关系的有序平衡运动形式。所谓“制”即相互制约,所谓“化”是生克制衡的自然结果。《素问·五常政大论》所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足也,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这里的“制”与“侮”均为生克之意,但由于运动形式有序平衡,故称“制化”。用现代科学观点来看,五行制化关系的动态平衡,并不是绝对平衡,而是相对平衡,在一定限度和条件下的保持平衡,超过了限度和条件,则破坏了平衡。即所谓“太过”或“不及”。太过不及是相对而言的,不是绝对太过或不及,如果超过一定限度则五行生克关系破坏而形成相乘或相侮。
五行生克,克是制约,生是制约的产物,生中有克,克中有生,二者互相为条件,互相为制约,保持这种生克运动的有序平衡,则化而成,其功能、作用是协调而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若生之太过或克之太过,超过了一定限度和条件,破坏了有序运动,导致功能失调,形成生克混乱。“亢则害,承乃制”(《素问·六微旨大论》)即指此而言。五行制化关系,说明五行生克关系的有序、协调性和生物界、人体机能和代谢活动的统一性和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