樚字五行属什么?

水源水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栌”,多音字 读音lú时,部首木,与树有关:~子(a.指梓树);b.指一种树,即“梣”,木质坚硬,可用来制作乐器或武器。 读音hù时,同“槲”。 读音dǔ时,古书上指木名,即“杻阳”。 读作duǒ时,同“柁”,房屋上的横木。亦泛指船帆。

1、“栌”的本义,指的是梓木属的一种灌木或小乔木,也就是俗称的“黄荆”。在《说文》里,“栌”被解释为——“楸属木也。从木卢声。”这里说的“栌”是“卢”的异体字,而“卢”字在汉字的演变过程中,除了当做姓氏外,所有的意思都被省略了。所以,“栌”这个字的意思也就跟着模糊不清了。到现代汉语中,“芦”除了作为“芦苇”的简称之外,基本上没有别的意思了。可见“卢”“栌”二字在古代的含义有多么丰富。

2、“栌”的另外一种含义是——“木名。即‘梣’。”“梣”这个字现在很少用到,它指的是木樨科梣属植物的统称——白蜡树或者苦楝(音liàn)。这些树木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木材坚硬而且纹理细腻。不过和“榆”相比,还是逊色不少,所以“榆树”又被称为“榆木”。用“榆木”做的家具,虽然坚固耐用,但是不够精美。如果用“梣木”来制作的话,就能兼顾美观与实用这两个特性了。所以古代的家具多用“枫楠榉柳”来制作,而少用“榆梣”。

3、“栌”字还有第三个含义——古代指房屋上的横梁。《礼记·月令》中有记载——“孟秋之月,昏虚中。”郑玄注——虚中者,房顶中央之四椽也。”这里的“虚”字,指的就是“栌”。因为“房顶中央的四椽”是指两根互相平行排列的梁柱,所以“栌”又有另一个名字——“柁”。

4、“栌”的第四个含义也是最后一个含义——船帆。因为古人造船时,一般在桅杆顶部安装一块阔板当作船帆,这块狭长的物体在古汉字中写作“卢”。后来为了便于书写,改写成“栌”或“胡卢”。明朝冯梦龙所著小说集《警世通言》第二十四卷就出现过“胡卢”,原文是——“此一船之人,皆被狂风刮去,落于水内。只有两人得命,其中一人便是朱富。那一个便是陈敬济。”

屠殳芊屠殳芊优质答主

枙(zhi)的本意是指一种常绿大乔木,它的木材很重,入水即沉,而且会发出“樚”的一声巨响。这种木材质地坚韧,是制作船桨乃至棺材的上等材料。由此看来,“枙”字所从的“木”和声旁“朱”都有实在的意义,“朱”的本字是指坚硬的红色木料。

枙这种植物在南方湿热地区很常见,也很好长,长得也非常高大粗壮,古之先民把它视为繁盛兴旺与生命力顽强的象征,所以用作女孩名字时也含有兴旺发达、吉祥平安的祝愿。比如唐代杜甫《太平寺泉眼》:“一微物,可占读书力;三尺童,璋璧有馀泽。”北宋刘敞笔下的“枙”还长在庭院中,“青青庭下树,乃见江南橘。……一物若有情,与世异荣栗。”(《庭树》)而南宋郑清之的《赋新繁道傍樚花三首》则让我们想象到了一个满树繁花的“樚”:“桃李无言谩自工,东风一夜到墙东。向人似有倾城态,照水还惊出洞红。春在野塘供一笑,客留荒店救三穷。从今莫怨王孙远,且对幽香醉晚钟。”

但樚一般不单独成字,我们常见的含有“樚”字的字是栀子。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