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五行怎么区分?
汉字在传流过程中,其原始含义已很难考证,今天我们所说的字义,是历代人们逐渐赋予的字义。这些字义分属于不同学科,来源于对现实事物的分类,如自然界的山、水、土、石等;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人类社会中的男女、老幼、官民等,这些分类体系就构成了今天的文字学。 因此可以说,文字是承载信息的物质载体,是表达意义的符号系统。而五行的划分,正是建立在上述文字学基础上的。
五行学说最早出现在我国古代哲学著作《尚书·洪范》中,原文如下: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这里将自然界的五种元素与水、火、木、金、土逐一对应起来,并且描述了每种元素的性质以及对应的五行所属事物具有的特征。
中医理论中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大基本元素构成,人体也是由这五个最基本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人体中的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和五官(眼、耳、鼻、舌、皮肤)以及血脉、肌肉、骨骼等等,无一不是由这五大基本元素组成或表现的。 正因为如此,古人才会总结出“土生万物”“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
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四种方法来区分文字的五行:
一、根据造字本意来区分五行
这种辨析法主要是将文字还原其造字本意之后再确定其五行的。汉字是表意文字,尽管有些字后来改变了本意,但最初的造字本意仍被保留在字中,只是被引申或者在文字的演变中被埋没了。因此,只要将其本意挖掘出来,就可以准确地判断它的五行了。
二、根据字形来区分五行
古代文字包括金文、甲骨文、篆体字等都是象形文字,其中的形声字还用偏旁部首来表示其意义和读音。如果把一些常见偏旁部首与五行相对应,则汉字五行就可大概确定了。
三、根据五音来区分五行
文字可以通过五音来定五行。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种音调,在取名中作为属五行的判据时,与相生五色同位,即以宫配土,以商配音,以角配木,以徵配火,以羽配水。但有些字的音并非单纯之五音的音,可以取其中一音来定五行。
四、根据字义来区分五行
这种方法一般是依据字的引伸意义或者定义意义来确定五行的。一般与人们的日常认知相一致。比如,如果名中只有一个字,在解释其含义时,引伸或者定义的意义中只有金、木、水、火、土中的一个字,则此名就属于五行那个字所代表的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