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五行调理身体?
《黄帝内经》指出,人体五脏分别与其功能相对应的“土”“木”“火”“金”“水”五个属性,这是五脏属性分类的生理学基础。
1. 心火旺盛型的人一般有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口腔溃疡、小便黄赤等症状,其五行属性是心热。可以吃一些清热利尿的食物来调整,比如苦瓜、西瓜等;也可以多吃苦菜类蔬菜,如芥蓝、菠菜等。 2. 肺气虚寒型的人有怕冷、易感冒、小便清长、大便稀薄等症状,属于中医所说的虚寒体质。这类朋友可以在生活中多吃一些性温补气的食物,如红枣、生姜、韭菜、核桃仁等;药物可以选择肉桂、黄芪等。 3. 脾胃虚弱型的人常有胃痛、腹胀、腹泻、消化不良的症状出现,这类人应尽量少吃寒凉食物和减少冷水的刺激,同时可服用健脾和胃的药物进行调整,平时注意多运动以促进脾胃运化功能的增强。可选择山药、扁豆、薏苡仁、板栗、大枣、鲤鱼、虾等等进行调养。
4. 肾阴虚损型的人会出现头晕目眩、耳鸣、腰痛、失眠、盗汗、五心烦热、口干舌燥等症状,此时需要补充具有滋阴功效的食物,例如芝麻、银耳、豆腐皮、香蕉、鸡蛋黄、鸭肉、海带、紫菜等;药物可以选择女贞子、旱莲草、枸杞、熟地黄等。另外,还应该注意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5. 肾阳虚损型的人常见症状有小便清长、夜尿增多、下肢浮肿、腰酸腿软、周身乏力、畏寒肢冷等情况,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金匮肾气丸等药物,并适当食用动物肾脏、韭菜、辣椒、洋葱、胡椒、桂皮、八角、羊肉以及动物胎盘等具有补肾阳作用的食物。
木
木:在五行为肝经,肝喜条达疏泄。木行不足者性格内向悲观抑郁,足厥阴肝经循行于人体下肢内侧,若肝经气血不足,可导致膝关节、脚踝内侧、少腹、阴器等部位肌肉关节筋腱拘急、疼痛、肌肉萎缩。
木行有余者外向、敏感、急躁易怒,肝经气血有余可产生头晕、目赤肿痛、口干苦、急躁易怒、横逆犯胃等。木性生发主动,足厥阴肝经气血亏损,必然导致肝胆脾胃受损,脾虚中气下陷,可致带下、阴挺、久泻脱肛、功能性子宫出血、消化道溃疡等。
木行体质调理,调达肝气疏木,疏通足厥阴肝经,可调补肝肾,健脾和胃。
调理方法:食疗选择胡桃肉、枸杞、甲鱼、山药、银耳、猪肚、牡蛎等,针灸按摩太冲、侠溪、大敦等经络穴位。八段锦“左右拍打胸肋”。
金
金:在五行为肺经,肺为娇脏,贵乎清肃,金行不足者,柔弱少气、优柔寡断,肺主一身之气,足太阴肺经循行于人体上肢内侧,肺气不足则人体皮肤粗糙、毛发枯萎、鼻腔干燥、咽喉干燥,咳喘无力,痰少质粘,胸廓狭窄,易患感冒和过敏性疾病,久病则伤及脾肾之气,引起虚劳。多见于现代人“上呼吸道、支气管炎等感染性疾病”、“过敏性哮喘和变态反应性疾病”、“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肺纤维化等肺间质病变”,以及肿瘤、心脑血管性疾病晚期。金行有余者,多表现性格坚强、遇事计较、多疑少信、斤斤计较、强横固执等行为特征,易致呼吸系统疾病。调理方法:食疗选择百合、梨、莲藕、猪肺、芝麻、糯米、山药等,针灸按摩孔最、列缺、中府等经络穴位。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
火
火:在五行为心经。心其华在面,开窍在舌,主神智、主血脉、主汗液、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心开窍于舌。心行不足者神情淡漠、冷漠自私、忧心忡忡、失眠多梦、遇事悲观失望多疑、对事物反应迟钝,心主神志,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若心经气血不足可致头昏失眠、心悸、多梦、食少。火行有余者表现喜说好动、热情浪漫、性情急躁、喜动怒。调理方法:食疗选择莲藕、百合、莲子、猪心、香蕉、梨、柿子、荸荠、莲藕、荸荠等,针灸按摩三阴交、神门、曲池、少冲。八段锦“五劳七伤往后瞧”。
土
土:在五行为脾经。脾行不足者内向、沉闷、少语寡言、自信心不足、容易疲劳、反应迟钝、固执倔强,足太阴脾经有“诸湿肿满”、“饮食不消”等病理特征,若足太阴脾经气血不足可致周身疲乏等少气懒言症状,以及腹胀、便溏、腹泻、水肿、痰饮、带下、消渴、黄疸。脾气虚弱导致中气下陷,可致脱肛、脏器下垂、功能性子宫出血等。脾行有余者内向怕事、少言、犹豫不决、忧心忡忡、沉闷悲观,若足太阴脾经气血有余,可致腹胀、便难、腹痛、食欲下降、带下、水肿、黄疸等病症。调理方法:食疗选择山药、红枣、枸杞、茯苓、芡实、扁豆、莲藕、南瓜、百合、土豆等,针灸按摩三阴交、公孙、足三里。八段锦“双手攀足固肾腰”。
水
水:在五行为肾经。水行不足者胆怯冷漠、悲观失望、优柔寡断、敏感脆弱、反应迟钝,足少阴肾经有“腹大,胫肿”、“虚寒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