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在五行中属什么?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平时喜欢研究些杂七杂八的技能知识,也热衷于分享生活感悟和干货文~所以常来知乎逛逛,没想到答主竟然跟我有同样的问题!看来我们都是五行迷啊~ 先告诉你答案,古书《五行大义》说: “木者,活也;土者,耐也;金者,坚也;水者,流也;火者,热也。” 茅在五行中属于“木”。 为什么这么说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1、万物皆由天地所生,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而草木类植物,一般都是地上部分为阳,而地下根系部分为阴。所以按照“天人相应”的理论,树木应该属于阳。
2、自然界中,树一般都是有根的(除了竹子),而且它们的根能够深入地下吸取营养物质,这一点与土的性质很是相似,所以我把它归为土。
3、自然界中的树木,都有枝干,而枝干的生长都是向上向外,就像人的骨骼从四肢百骸往外发散,这符合木的特性。而且树上的枝叶,不管如何生长,最终都会回归大地,归于泥土之中,这点也像木的性质。
4、自然界中的水,都是从高处往低处流的,而树木一般都是直立地生长在土地上,这与水的特性正好相反。但是树木也是有生命的,它也会成长、开花、结果等,这个过程就是水往高处流动的过程,也就是水生木的作用过程。 所以根据以上四点分析,树属于木,而且也属于土。
茅在五行中属性为木,茅草屋亦称为“茆”“茆屋”。古代的草屋,多是用“蒯”与“蒿”等所编。“茆屋”即“破旧低矮的用茅草修建的屋子”。“破旧”,表示此屋已失去“庇护人及家中私人物品”的功能。故“茅”字的卦意是:失去保护(人与物),会因此而“人财两失”。故“财帛空费”、“事无成”!
茅的汉语字典释义:
(形声。从艹,矛声。本义: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秆细长坚韧。古书多以“茅”、“藮”、“蒿”三字混用)同本义。如:有女同车,颜如舜华(舜,植物名)
又如:茅庐(茅屋。多指有才德的人未出仕或未显达时所居的寒素住所);茅茨(用茅草盖成的屋。指居所简陋者);茅舍(用茅草盖的棚屋。喻居处的简陋)茅:古代宗庙内种植的一种遮蔽物。如:“天子诸侯、大夫之庙,皆有虞庠。虞庠之名取虞爱之义也。外为复屋有似于寮,屋东下西上。东为夹神虞焉。其东西夹墙之内,南方之外,谓之庠,东西一百步。其中以两行茅筵隔之。南筵内,左为东庠,右为西序”。“筵外,墙之南十有二尺,有五采之坛,南出四尺,中出八尺,北缩四尺,皆以节天下之士”。“入学庠,出於东庠。入学序,出於西序。所以防闲节制之道,故祭先立基,先立学”。“虞庠之位,在於东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