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可相依结局?

酆伟子酆伟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记得看过一个短篇小说集。里面有一篇短篇小说《谁可相依》,是安部司创作的。故事的大致内容是一个女人被男人骗后失身,此后女人便整天将自己关在家里,以泪洗面。男人隔三差五便上门探望,并送花以示安慰。女人对男人恨之入骨,但又难以忘怀。在一次约会后,女人随男人去了宾馆,但男人却在床上转身睡了过去。女人无法入睡,便拉开窗帘,望着外面的夜阑人静,一阵风吹来,窗帘“哗啦”一声响。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不由得产生了“风铃”这一概念。

风铃是一件小巧而精致的艺术品。它往往是用透明玻璃制成,质地精美,造型美观。风铃的上端有一根挂绳,可以随风摇摆,下边坠着小铃铛,受风一吹,铃铛会发出“叮玲叮玲”的响声。风铃的存在,使屋子里的每一阵微风吹过后,都能发出音乐般的响声,为平日里的沉寂带来一丝难得的悠扬和欢快。

然而实际上,制作风铃的初衷并非是为了欣赏它的音乐,而是为了“防虫”。因为风铃悬挂于窗前,虫子飞过时会被风铃的挂绳缠住,跌落在地,所以风铃又俗称“臭虫大喇叭”。

还有一说是风铃取材于古日本古老的打击乐器“蝇扇”。因为蝇扇的声音特别像铃铛,所以受到百姓喜爱,被制为了和风铃声一样的风铃。但无论是古代的蝇扇,还是近代的风铃,都与昆虫有关。

根据考证,风铃的起源与中国道教的炼丹术有很大关系。传说古人常常做铅汞的炼丹术,锅中物燃烧后会产生毒素,铅汞的代谢物很容易使虫子中毒身亡。死去的虫子使人心怜,便将其悬挂于窗口,希望其灵魂能得到上天的宽恕,不再受罪。久而久之,便出现了风铃。

风铃的寄托

了解了风铃的起源,也不难看出人们将其作为宠物或者祝福的使者来对待的原因。一份希望,一份寄托,还包含了人们对“天人合一”的向往,对小动物的怜爱。不过,风铃又是怎么演变为浪漫之饰品的呢?这也与日本有关。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败退前夕,为了增强全民“战斗精神”,日本军国主义当局在教育方面大做文章。当时的日军普遍接受过“武士道”精神的洗礼。“武”,就是“斗”,“士”就是“防”(自我保护),因而“武士道”实质上就是“死亡信念”教育。当年的学生不仅要学习“农、工、商”等知识,更需要崇尚“实战”的武士道精神。

为了培养“不怕死”的战争罪犯,军国主义当局还大力提倡过“厌死信念”教育。战争结束,日军战败。曾经对“死亡”持“勇敢、乐观”看法的武士道精神顿时失去了现实基础,被视为“罪恶”、“虚无”。一时间,军国主义者销声匿迹,武士道被定性为“法西斯残余”、“消极无用”。

然而令人出乎意料的是,战后不久,武士道在日本又开始“死灰复燃”。一些学者主张以武士道精神作为建立民族新精神的源头,以求重建日本的“民族魂”。一时间,研究、继承、发展武士道成为一种时髦。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日本人对以往很多东西的认识也开始发生“蜕变”。原来被视为“消极无用”的武士道,如今被称作民族精神的基础;原来被视为“快乐”和“幸福”的风铃,如今却成了表达战后青年人“厌世伤感”的载体。

看到窗外的风铃,年轻人就会想起生命中那些曾经在一起走过的一段路。想起为生存而进行的竞争,想起因孤独而产生的伤感。“风铃”,这个词在日本也成了“悲哀”的代名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