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缺日什么梗?
因为“五”是数字中最大的一个,所以用五个字形容事物最大。“行”这里指的并不是道路、行业之类的,而是“行列”中的意思,也就是排列的意思。这个成语本意是指东西数量很多排成一行。 引申为最多最好的意思。比如“五光十色”就指的是五颜六色的意思,现在用来形容事物丰富多彩,非常漂亮。而“五行俱全”就是说明某样东西功能强大,什么都能做什么都成。现在多用于吐槽自己什么都不会,什么都缺。
当然,这个成语也不是万能的。它不能表示最小或最少的意思。也不能作为否定句的成分。更不可能代替数词的作用(比如345个石头)。 所以如果用这个词来表示自己命不好,那可真是有点尴尬了。 另外还有一个和它差不多的成语——“三行欠戌”。
同样是以缺为意,不过比“五行俱全”要含蓄委婉一些。
所谓的“五行缺火”、“五行缺土”等,其实是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取名美学”,因为按照中国传统的“五行学说”,就是认为自然界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的,每一种元素都相生相克,而传统的取名美学则认为人的身体也会有金木水火土,某些元素缺少的话,就需要通过名字进行弥补。比如一个人属羊的,羊在五行当中属于“土”,那么如果你给羊年所出生的人取名就该采用“火”或者“水”,而不能采用“土”字旁,因为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火克土。
而“五行缺日”其实就是一种“谐音梗”,将“曰、日”同“土音”相同,打个比方来说,“曰”字没有“日”字,而“曰”字又和“土”谐音,所以“曰”就“五行缺土”。因为“曰”字在日常使用中出现率较高,所以谐音梗使用也就更多,流传也就更广,于是就有了“大家都有”、“无差别人人有”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