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字五行是什么?
“五”指五行,即金、木、水、火、土; “行”在古代是一种计量单位(同“庚),这里指“文字”的意思。一行的字就是十个字,二行的字就是二十个字…… 《汉书·艺文志》载有古书名目:五经、六典、七略、八索、九丘。这相当于后来的四书五经之类的,其中“五经”中的“经”就是指被儒家尊为经典的五部书籍: 礼、乐、射、御、书、数。
汉代设立太学,以五经博士教徒,弟子要学习儒家的这五部经典并掌握其中的字词句,才能算学到了知识。而所谓的“六艺”——礼、乐、射、御、书及数——则是掌握这些知识的办法和途径。 这和我们现在上学需要学习的“语数外物化生政史地”是有区别的,现在我们学的六门课只是学习知识的方法和手段。但是古人将六艺作为标准,所有知识的学习都要在这六类中找方法,从而掌握这些知识。这就是把知识分为“六艺”。
除了“六艺”,还有“九科”和“十二科”的说法。西汉司马迁在《史记·平准书》中对“九科”有这样的解释: 据说明代科举取士制度沿袭了这种分科方式,所以现代还有“文科”“理科”之分。 而“十二科”则指的是唐代的科目: 这里的“十二学科”就是现在的“文理分科”的直接来源。因此我们谈到自己的“文科”“理科”毕业的时候就会用到这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