觞属什么五行?
“觞”字,《康熙字典》中标注的部首是“皿”,而部外笔画是10画。按照中医理论,“觞”的字形结构属于阴柔之性的“水”,为阴木(因为水木共生)。 “酒”字的五行则属火,其阴阳属性为阴火。 以中医理论观之,“酒”与“觞”相遇后形成的“酒精”,其阴阳属性应为阳土——也就是胃土。
以现代科学观点来看,“酒”的主要成分为乙醇,具有麻醉功效;而“觞”的主要成分则是蛋白质,二者混合后可起到刺激大脑皮质,产生兴奋感的作用。 至于古人所说的“酒色”、“酒香”——即所谓的“醇浓之气化合而为酒”,则属于气的范畴了。古人将一切肉眼看不见的气体都称为“气”。这种“气”现在被称为“挥发性成分”或“芳香物质”,在白酒中含量极少,对感官作用甚微,故不列入酒的阴阳五行之中。 “酒”和“觞”都属于阴木类,但“酒”偏于阳性,“觞”偏于阴性。
《黄帝内经·素问》中说:“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其血气盛。”可见,阳明经多血少气,其特性类似于今天人们所说的“油性皮肤”。这样的人往往精力充沛、性格乐观、脾气急躁、面色红润,但是易生痤疮等。 而太阴经则多气少血,其特性类似于“干性皮肤”。这种人往往情绪低沉、性格内向、表情淡漠、不爱说话、容易疲倦,但是不易长痘痘。 现代人由于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导致阴阳失衡,出现“阳不足”或“阴不足”的现象。治疗这些病应该遵循“阴中求阳”或“阳中求阴”的原则。
“杯中物”可以带来短暂的快感,但饮多了伤脾害胃,损及后天之本,而且可以引起心、肝、肾等多脏器的损害,因此不能随便喝。对于阳虚的人应该控制饮酒量,或饮白酒时搭配食用寒性食物;对于阴虚的人则应少喝酒,同时多吃些肉类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