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意象五行?
“象”者,像也; “意”者,心之所发也。 “五行”者,指金、木、水、火、土在心理活动的表现也。 《礼记·中庸》有言:“知性而知天。”所谓知天,实际上就是知晓天的意志,也就是知晓大自然变化的规律。这个天地的变化,在中医里就体现为五行的变化。 所以,中医讲的五行,除了包含自然界万物阴阳五行的属性外,更重要的是描述了五脏功能活动及其失调的病理现象和中医治病的过程与形式。这些,都是基于古人对自然与社会环境(时、空)中事物与人体的观察,并由此而得出的抽象概念,即所谓象。
从大的方面而言,认识和理解五行,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需要明白,五行并非单一指五种具体物质或元素,而是具有特定含义的五种类属。它是古代中国人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这种思维的认识论基础,是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我们可以把五行看成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逻辑范畴。这个特殊形式在于它的可分类性以及类属之间的联系性。所以有人把它类比成数学中的函数,虽然不太准确,也有一定的道理。 其次,五行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既是古人分类事物的抽象方法,就意味着它可以不断分类下去,直到无穷;它也反映着古人用取类比象的方法认识世界的局限性,因为无论哪门科学,对于事物的归类都必须是有界限的,否则就会犯下主观主义的错误。五行是动态的,非永恒的。
第三,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制化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古人通过对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观察总结得来的。因此它有一定的客观性。但同样也会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比如不同的医学家由于认知水平的差异,可能会给出完全不一样的五行顺序。而且同一医家在不同的时间段可能也会有不同的排序。这就像是我们今天的地理学家会区分一级经纬度和二级纬度一样,是一个原理。
最后,我们还需要明白,五脏与五行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五脏之中,只有心、肝、脾、肺、肾五个脏有所对应,其它如胆、胃、大肠、小肠、膀胱等六腑及脑、空窍等,都没有相对应的五行。这一点也需要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