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是怎么形成的?

沙占青沙占青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黄帝内经》中认为,金、木、水、火、土这五类元素是客观存在的;并分别用五种颜色的线(五色,即青赤黄白黑)代表,并且以它们不同的排列和组合方式,分别象征和比喻人体的五脏之气及五形的生理功能状态。如木形的人,其色青,其形直,其象春气,生气旺盛,形体健壮,精神抖擞。反之,如果一个人是“金形”的人,其色白,其形方,其象秋气,燥则伤津,形气枯槁,精神萎靡。

中医这样来阐述阴阳与五行的关系——“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意指阳气好比军队,守卫于内部,阴气就好比行军打仗时的粮草物资,只有合理调度,二者缺一不可。而五行之间也是同样的道理,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否则就会生病。

人们既要懂得阴阳之间的互相转化,相生相克的关系,还要明白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只有这样,才能运用阴阳五行的理论指导养生保健等实践。 古人还将五行与五时(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四季末月)、五方(东、南、西、北、中)、五脏(肝、心、脾、肺、肾)、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色(青、红、黄、白、黑)、五液(汗、津、唾、涕、泪)以及五窍(目、舌、鼻、口、耳)等联系起来,构建了一张庞大的养生网。

从中医的养生观来看,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在自然界中万物都是相生相克的,因此人的身体也不例外。如果人们的身体能够适应自然界的这种变化多端的环境,那么人就可以健康地生活。相反,人们如果不遵循自然界的规律,违背阴阳的五行之中的任何一项或几项,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总之,学习中医不仅要了解它的理论体系,还应该掌握它的思维方法——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

都淑帛都淑帛优质答主

关于五行起源的说法有很多种。一种说法是起源于手,另一种说法是起源于巫术,近年来考古学家还在大汶河文明遗址中发现了与五行学说有关的陶文。五行的最初来源到目前为止尚无定论,目前一般认为五行体系的形成可能是多种因素相互整合的结果。

无论五行来源于何处,其最终定形都离不开古代人的农业生产实践。在生产力较低的上古时代,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五谷”观念。“五谷”指代“五土”以及与“五土”对应的“五味”、“五色”、“五方”、“五脏”的观念。在不断的反复验证和补充中,人们逐渐确立了每一方面的五个要素之间的生、克关系,五行体系最终得以确立。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