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五行里面属什么?
《易经》中,山为天(乾)的象,主刚健、高大、尊严;《史记·封禅书》中记载“黄帝得宝鼎,是岁己酉,朔旦冬至,禹父鲧封泰山”,可见自黄帝开始,就有在泰山祭天的习俗,因此又被称为“岱宗”或“泰岳”。 《易经》中,泽为阴(兑)的象征,主柔润、通达、有德。《诗经·大雅·棫朴》中有“济济辟王,左右秉璋”(璋,指古代祭祀用的玉器),就是歌颂周王仪态庄严,身边大臣手持圭瓒祭祀天地的场景。所以,上古时期祭祀场地一般选择在泽边。
《庄子》中记录了一个名叫乌鱼的小精灵问孔子:“山上有木,谓之泰山。泰山之上,有木焉,其视之黑如漆,其正而直,曰柘(zhè)。”这里将高山、大树与天地并列在一起,足见树木对于古人认知宇宙的重要性。 《周礼》记载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祭祀制度:“圜丘祀天,方丘祭地……林木于坛之旁,东堂朝日,西墉夕月……”郑玄注解说:“圜丘,天子祭天之处;方丘,诸侯祭地之地。林木,社树也。”社即后土,是土地神的别称,可见在古人心目中,自然界的山川草木都与天地一样拥有神圣的属性。 唐宋以前,祭祀天地和祖先用太牢(牛、羊、猪三牲齐全),宋太祖建国初期颁布新政,废除了太牢而采用少牢(羊、猪)祭祀,并将祭祀日期定在农闲时的农历十月,称为“郊祀”或“大礼”。
到了明代,皇帝祭天和祭地的时间都固定在孟春(每年农历一月)。明世宗认为,历来的祭祀程序比较繁杂,就修改礼仪,决定“简朴”进行:“制礼极重,宜简约合礼。”于是规定,在冬至和夏至这一天,皇帝率群臣穿孝衣行跪拜礼。 至于清代,则是对这种仪式的简化再简化——只要皇帝带着几个大臣到郊外走走就行了。据说乾隆帝在江南游玩时,曾偷偷溜到太湖边上,乘船泛舟,并赋诗一首记此次“郊祀”之行:“湖上风恬波静,万物化为轻软,浩渺一苍茫,烟岚尽铺衍。忽惊云路远,天近星辰满,拂曙奏韶音,氤氲遍城阙。” 从对天地祭祀的繁复到简单再到随意,正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演变历程:人越来越自信,也越来越漠视自然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