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字五行缺少什么?
姓氏的笔画,在算姓名的时候确实很重要,姓的笔画数决定了名字的笔画数,进而影响到汉字字体的选择、读音的选择等等。 但姓氏的笔画数真的那么重要吗? 在古代确实如此。因为古代的姓多是姓氏合一,且姓氏同音。如“孔丘”这个名字在春秋时期的记载里都作“孔丘”,而西汉司马迁写的《史记•孔子世家》中也是“孔丘”,一直到南北朝时期刘勰著文《文心雕龙》依然如此: 及夫孔子自谓“子思父名”,则“丘”从“山”;太史公述“管仲小名州吁”,则“州”从“州”;班固列“李陵字少孺”,则“陵”从“山”;王延寿著《鲁灵光殿赋》云“李陵之孙”,则“陵”从“子”;王逸注《楚辞·离骚》云“屈原字原平”,则“原”从“原”;葛洪著《抱朴子·外篇》云“李广字伯鸣”,则“广”从“广”;颜之推撰《颜氏家训·书证篇》云“汉武皇帝谥号武”,则“武”从“士”。 可见,古代的姓或氏,基本都是单一字的,而且字形与姓氏相同。这时候,姓氏的笔画无疑是很重要的。
但近现代以来,姓的读音和字形发生了巨大变化,逐渐变成了两个字的合成。
第一,姓氏的字形发生了分化。
第二,姓氏的读音发生了分化,有些姓氏多音字或者形声字,其读音与形近字完全一致了,比如萧姓,读xiāo时,其形近字为箫(xiāo);读xiù时,其形近字为肃(sù)。 第三,新姓氏的不断增加。明清以来,为了显示家族血统源流,不少人把自己的先人流寓地名改成姓氏名称,这种改姓流寓地名的方式增加了许多新的姓氏。
第四,方言区姓氏的不同。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读音,很多方言区的人发音有所不同,甚至相去甚远,因此不同方言区的人按普通话读音来起名时,同姓之人字形往往不同。 以上这些因素使得姓氏的笔画不再重要,姓氏所起的作用也逐渐被身份证号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