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卦气五行?

逄茜璟逄茜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周易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阴阳两个符号,阳表示天,阴表示地;每一卦的符号都有三个,代表天地人三才;每一个卦的每一爻也有阴阳两种可能,这样,六十四卦就有一百九十二条符号,这些符号代表了千变万化的时空组合——这就是八卦和六十四卦。

为了便于记忆和使用,人们对这种变化进行了简化处理,把相同位置的符号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八纯卦”(八个全阴或八个全阳的卦)、“六亲”(六个位置有阴阳之数的卦)、“老阳”(九个卦中阳气最盛的阳爻)、“少阴”(九个卦中阴气最盛的阴爻)等概念。 除了八纯卦以外,其他含有阴阳数的卦,被称为“杂卦”。因为每一个卦都是由乾坤两卦发展而来,所以先秦易学家们提出了“乾坤生六子”的理论,用以解释其它杂卦的由来。

《说卦传》曰:“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互生互长而变化出焉。其低者为坎,为艮,前者得位而正,后者失位而微。其高者,为离,为震,一阳升而二阳附,三阳鼎足而旺。” 根据上述理论,人们把由下而上排列的六个卦分成两大组,每组各含三个卦,分别对应天部和地部。具体划分是这样的: 在天地三部中,每部又包含两个卦,这八个卦称为“八方”,它们分别是: 在八方之中,又有五个中位,称之为“五方”。

五方的划分是这样进行的: 《周易》中的每个卦都不是孤零零的一个符号,它往往与别的卦共享信息(共背先天八卦数)。同一个时空中发生的事件,具有同样的性质。正因为如此,古人们才赋予每一个卦以特定的名称,把这些名称连缀起来,就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周易》原文。

向颜周向颜周优质答主

先秦学术有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不同派别、不同学术存在相当广泛的渗透与融合,其中《周易》和医学、阴阳五行学说之间的渗透影响尤为明显。这种渗透在易的方面,就表现为医学和阴阳五行学说进入《周易》研究,到汉代形成讲求卦气、阴阳五行的卦气易学。

卦气论的形成有长期的思想学术积累过程,它的来源一是战国时期关于四时变化、斗建推移的天道观念,一是《易传》关于四时、阴阳、五行和《周易》卦象、卦爻辞关系的论述及《通卦验》之类的占验文献。西汉中期,以《易纬》为代表的纬书易学将前此分散的卦气观念系统化,形成包括六日七分说、八宫卦气说是、十二消息说在内的完整卦气体系,这是卦气易学在理论上的总结和成熟。

卦气说的主旨是根据四时循环的自然现象,说明天道的运行规律、万物的生长收藏、《周易》卦爻所代表的物象和人事吉凶,及相关的占验方法,在易学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和影响,但它包含的某些内容对《周易》经文的解释既牵强又神秘,难以自圆其说,后世易学家几乎只有述说而少有发挥。

西汉后期的严君平将《周易》象数与占卜直接联系起来,形成以阴阳、五行生克为主导观念的占筮解说系统,从东汉开始被包括《易纬》在内的易学家广泛吸收,到三国、晋代成为《周易》象数易学的统治理论,这被后来的易学家称为“卦气五行式象数”。

历代易学家重视研究的纳甲法和纳侯法就是按照卦气说选取《周易》经卦或别卦的初爻、四爻纳甲,或选取八卦中所纳八卦(世卦)的初爻、四爻纳甲,然后按照坎艮震兑离巽坤乾的次序依次将余下的八卦(应卦)排列在其下,据以论述所纳之卦的物象和人事取象。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