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卦气五行?
周易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阴阳两个符号,阳表示天,阴表示地;每一卦的符号都有三个,代表天地人三才;每一个卦的每一爻也有阴阳两种可能,这样,六十四卦就有一百九十二条符号,这些符号代表了千变万化的时空组合——这就是八卦和六十四卦。
为了便于记忆和使用,人们对这种变化进行了简化处理,把相同位置的符号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八纯卦”(八个全阴或八个全阳的卦)、“六亲”(六个位置有阴阳之数的卦)、“老阳”(九个卦中阳气最盛的阳爻)、“少阴”(九个卦中阴气最盛的阴爻)等概念。 除了八纯卦以外,其他含有阴阳数的卦,被称为“杂卦”。因为每一个卦都是由乾坤两卦发展而来,所以先秦易学家们提出了“乾坤生六子”的理论,用以解释其它杂卦的由来。
《说卦传》曰:“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互生互长而变化出焉。其低者为坎,为艮,前者得位而正,后者失位而微。其高者,为离,为震,一阳升而二阳附,三阳鼎足而旺。” 根据上述理论,人们把由下而上排列的六个卦分成两大组,每组各含三个卦,分别对应天部和地部。具体划分是这样的: 在天地三部中,每部又包含两个卦,这八个卦称为“八方”,它们分别是: 在八方之中,又有五个中位,称之为“五方”。
五方的划分是这样进行的: 《周易》中的每个卦都不是孤零零的一个符号,它往往与别的卦共享信息(共背先天八卦数)。同一个时空中发生的事件,具有同样的性质。正因为如此,古人们才赋予每一个卦以特定的名称,把这些名称连缀起来,就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周易》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