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对应五行的什么?

麻露祯麻露祯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在易学中,人处于天地之间,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人体正中为阳、两肩为阴(所以肩部按摩很重要); 头部为阳、臀部为阴等等....以此确定了阴阳的概念。

2、以人为中心,远为天(外),近为地(内),这样就有了“上”“下”。 由此,易学的思维方式形成了: 先确定一个中心点——这个人就是“我”; 我与你的关系就是距离的远近——上下。 再确定其他的人或事物——这个“我”以外的其他人或事就是我与你之间的空间距离。

3、有了阴阳、有了上下,就很容易判断一个人或一件事物的五行属性了! 因为五行分别代表着阴阳,而阴阳是相互对应的。 比如,水(阴)、火(阳),就可以理解为: 水(阴性)在我里,火(阳性)在你外面。 或者,水(阴性)在你底下,火(阳性)在我上面。 如此类推,土(阳)在我中间,金(阴)在你右边,木(阳)在水下面…… 这样就把所有的元素都纳入了五行的范围。

4、五行还有一个特性,就是它可以生克制化,由此产生了时间概念。因为一天有二十四个小时,从子时开始到亥时结束,正好是一周期。 子午为阴阳之极,寅申为阴阳之分界,卯酉为人之时分,辰戌为阴阳之交结,己亥为阴阳之际会。 从五行而言,就有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的循环,从而构成一天的周期运动。 所以,在易学中,一切都是有根据的。

党小玮党小玮优质答主

肺开窍于鼻,合主皮毛,在液为涕,在志为悲(忧思),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脾开窍于口,合主肌肉,在液为涎,在志为思,在声为歌,在变动为萎;心开窍于舌,合主血脉,在液为汗,在志为喜,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肝开窍在目,合主筋,在液为泪,在志为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肾开窍于耳,合主骨,在液为唾(汗),在志为恐,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毛)。

合于中医基本理论的脏象学说,而脏象学说又是以五行学说作为理论根据,故可采用“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来治疗疾病,达到“以病为患、以偏纠偏”的奇效。如:脾属土,胃属土,木克土,肝火亢盛则必伤及脾胃;脾属土、肾属水,土克水,若脾虚中气不摄则引起遗精、阳痿等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