圯的五行属什么?
“圯”这个字,《康熙字典》中的解释是:“旧作圯,字亦作圮,音同。” 也就是说古人最初使用的“圯”字写作“圮”,读音也是一样的。那为什么后来“圮”改成了“圯”呢?因为“圮”字在古代还有另一个读音pǐ,指的是房屋倒塌的意思(今简体字“圮”也做“圮毁”),而“圯”字没有这个读音。为了区分这两个字,就将“圮”字改成“圯”了。
因此我怀疑这个字有可能是形声字(古文字中形声字占绝大多数),“夷”表示声音,“启”或“基”表示字形。当然这种可能是比较牵强的,仅仅是一种猜测而已。 那为什么这个字是形声字的可能性更大一点呢?
1.“夷”古代表示的声音是“yí”,和“移”、“矣”不同,现在发音已经没有了。但是古代很多类似“夷”的字都保留了“yí”这个读音,如“姨”、“漪”等;
2.“启”或者“基”都是指房子,而且它们都属于“走之底”结构,所以偏旁“阝”或者“之”表示字形,“启”或者“基”都表示字的声音。(注:“基”的繁体字“基”右边不是“之”而是“其”,因此“基”字在现代汉字中保留的读音只有jī一个)
圯拼音是 qǐ ,“圯”字在天干中属甲、乙木,代表枝叶;在五材中属木。“圯”字用作人名时,其本身的五行可通过五格测算,根据起名学上五格人格数理的规则,“圯”字分别有使用天格(姓名学数理)、地格、外格和总格之分。根据五格的计算方法,圯的五格是:天格12,地格16,外格10,总格15。
其中,“圯”的五格的含义是:
土 圯 木金
天格(12: alone 土):天格以祖先、头目的兴衰和代表其人的第一个人格为注。人格数大吉,但天格数恶,则天格不能脱势运,其人格数亦难发挥。
地格(16: wutian 土):地格数是代表其人的第二个格位,地格数的吉凶,决定其人的身体以及容易得到的幸运。
外格(10: jihuo 水):代表其人的总运,总其人一生的情况,影响不大。
总格(15: tiandao 土):代表其人的第三个格位,总格数是以个人流年运势的显示状态,其数大吉,可得长寿。
由以上可知,圯的五行缺水,根据木克土的原则,圯起名时最好不用属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