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字五行是什么?

空瑶梦空瑶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振”字,繁体写作“振”。《说文》云: “振,举也。”“振”乃会意字,由“手”与“真”构成。“真”者,甲骨文字形如下: (“真”的字形演变) 金文、小篆字形承续甲骨文字形。“振”的本义为“高举”、“向上托举”。如《礼记·檀弓下》“吾未闻夫人之振德也”。又指“振动”;“响声巨大”。如《庄子·徐无鬼》“闻雷,震而恐者”。

后来引申出下列意义:①奋起,奋发。②举起手臂,摆动身体。③鼓动。④惊起。⑤整治。⑥振兴。⑦整顿,整治。⑧震撼,震动。⑨传檄而定,不费力气就平定。⑩鼓舞。⑪振奋。⑫抖擞。⑬威吓。⑭惊惧的样子。⑮同“振衣”。把衣服抖一抖弄干净。

以上意义,除第⑺项属于词组,其他皆为“振”字的常用义。 第⑺项“振兴”一词的现代语义远远超过了原指意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使衰弱或停滞的事物恢复生机”。例如,《三国演义》第八十回“将军用谋,欲兴汉室,何故废立少帝”。

我查了《全唐诗》,发现这个“振”字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几乎每首诗里都有出现,甚至有的诗出现了两次或者三次。但是,我却感觉很多诗人用这个词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它的词义,而是凭着自己的感触随意使用的。因为这个“振”字有那么多意思,我很难判断它们究竟该具体归入什么含义。所以只好全部列出来,请原谅我的啰嗦吧!

“振衣”,整饬衣冠。“振肃”,肃穆郑重,多用于举止。“振旅”,整训军队。“振业”,事业有成。“振翮”,高飞,比喻有志气。“振奋”,精神旺盛。“振作”,振奋起来。这些词语在古代诗词中非常常见,现在依然在使用,不用做过多的解释。

除了上述常见的意义,“振”字还有一些比较冷僻的用法,这里列出了我所能想到的所有释义。由于年代久远,我实在不知道哪些词是出自哪个历史时期,只好把所有时代都列出来了。

1.举。《诗·大雅·生民》“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寘之平林,藜藋致养之。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命之曰振古。”朱熹集注“振古,自昔也。言牛羊也,藜藋也,寒冰也,皆能以背脊受物,其劲健如此,可谓盛矣。此育畜者所以取法焉。”

2.持。《战国·燕策一》“臣振舞而不敢谒。”

3.救。《战国·齐策四》“今王使使者报丧,而后反诛灭,亡国之臣莫敢复振。”

4.治。《商君书·垦令》“凡民之木工作者,器车舟贾用力者,务农征利者,官府无役,朝无刺史。百官慎事,不敢振下。”

5.作。《汉书·刑法志》“轻罪作劳。”颜师古注“振,起也。劳,作务也。”

6.教令。《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诏书数下,吏人勤苦,督责深刻,郡县忧愁,百姓不安。”李贤注“诏书一再下达。”

7.告谕。唐刘禹锡《唐故相国裴公神道碑》“天子遣中贵人赍敕书,就驿宣慰,振锡杖而升座。”

8.赏赐。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沮水》“太祖以军功外赐鲜卑侯景田庄、牛羊、奴婢各有差。”

9.通“胗”。诊病。南朝宋·颜延之《陶征士诔》“弱冠登乡校,奉孝廉高第。则振医业,游方至洛。”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