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字属五行什么?

杜正坎杜正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康熙字典》中,“书”字的五行为金,理由是“书”字由“勺”“又”二字组成 ,而“勺”和“又”的偏旁为金。其实这是一个误会,清·王筠著《文字蒙求》中已经指出了这一点。 “书”字的本象由“豆”和“高”构成,表示把豆放在高处摆放的意思。而在古代,书写工具和用品多用“豆”作形,如笔、墨、纸、砚中的“笔”,毛笔的古称;“书画”中的“画”;还有“书”。这些“豆”字形的器具放置时都是“竖”向摆放的。可见这里的“勺”不是“舀饭”的勺子,而是“竖”的意思(注意与“手”里的四个指头相别)。 所以正确的解释应当是“书”的字形像古人席地而坐,用“高”(高耸的“高”)字来表示人的姿态。下面“一”代表纸张,表示写在纸上的意思。整个字形合起来就是“书写”的意思了,因此“书”字的本义就应该是书写。

而“文房四宝”之“书”,是指写字的用具,所以是用“豆”来形容。 后来人们把“书本”中的“书”用到了新的字上,即现在普遍使用的简体“书”,以方便书写。这个字在草书和楷书里写作“書”或“ㄕㄨˇ”,读音亦同。但在古书中还常常碰到“书”字,这时应该读shū,意思也是书写。 《说文》中“书”共有16种含义:

①书面,书面的材料叫“书”。②书写,写字叫做“书”。③书信④记载事情的文献都可以称为“书”。⑤书信称作“书”。⑥古书上指木字旁边的“书”,也就是现今所说的书籍。⑦通“署”,签名。⑧通“数”,计算。⑨通“诵”,背诵。⑩通“遂”,于是。⑪通“树”,树立。⑫通“注”,灌注。⑬通“诸”,之乎。⑭通“之”,它。⑮姓。⑯助词。 现在一般只保留意义①—⑥,其他大多数意义都已消失并合并到别的词语里了。

庾瑞丽庾瑞丽优质答主

在古代汉字象形字中,“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被称为“五材”,“五材”相生相克,即胜复运动,推动世间万物运动不息。“五材”后来被称之为五行。五行即五材,而非五气。五材通过胜复运动,产生和化生了世间万物。

《尚书·周书·洪范篇》:“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古人特地把“土”放在“金”、“木”、“水”、“火”之后。“金、木、水、火、土”称为“五行”时,其意均指五材,而非五气。此“土”非彼“土”。五行之“土”在文字上可追溯到“吐”,又可引伸到“古”。“古”字上部之“十”,是计量物之终结。而“廿”是计量物之开始。“古”之字典意是:旧的。在时间上指很久以前。在现代汉语中即“古代”。

五行之“土”指有古以来有计量之“物”,而这种“物”又是能产生或化生气、湿、燥、寒、热性质之物。故笔者认为:五行之“土”指可孕育万物之物质基体及其衍生物,它是蕴有能量的物质。中医学以人体脏腑分属五行,以五行的属性及规律说明脏腑生理现象及相互关系,使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形体、官窍皆有所属,组成五系统,使人体成为一个以五行为物质基础的有机整体。

1 五脏分属五行 《素问·脏象篇》说:“心,东方阳明也,其华在面……肝,木也……脾,中央黄色,其华在唇四白……胃,土也……肺,西方白色,其华在皮……大肠,金也……肾,北方黑色,其华在发……膀胱,水也。”

2 六腑分属五行 《素问·五脏别论》说:“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

3 奇恒之腑分属五行 故《素问·五脏别论》有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以辨是非。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