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是五行里属于什么?
“五行”是古代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起源于对宇宙生成形态的猜想。古人观察到世间的各种事物与现象,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有其相生相克的关系,于是将这种关系抽象出来,用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来表示并命名它们,这就是五行的起源。 五行的观念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当时人们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分成阴阳五行的某一种属性,或者被这 5种属性所包涵。因此五行不仅是描述事物的性质或功能的用语,还被用来指不同的事物间的特殊联系。 到了汉代,五行观念得到了发展,出现了五行相胜(相克)的说法,即认为五行中的每一行可以战胜另一行。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指出:“五行之气,莫不尽性而至。……”这是五行观念中阴阳消长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医理论中“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阴阳平衡,百病不生”的理论来源之一。 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五行被引入医药领域,并被赋予了新的含义。首先,中医用五行来概括人体的五大生理系统——五脏;其次,中医用五行来形容人体生命活动的五个阶段:童年(含婴幼儿期)为“肝常有余”;青少年为“心火旺盛”;青壮年为“肺气充沛”;中年为“脾土虚弱”;老年为“肾水虚亏”。
中医还常用五行学说解释外感病的发生及传变规律,如风寒感冒多在初期表现为“脾土衰弱”,症见食欲减退、腹泻、乏力等;而风热感冒则见于“心火旺盛”阶段,可伴有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等症;暑湿感冒多发生在夏季,属脾胃功能失调,可用藿香正气丸治疗等等。
中医还用五行学说来指导药物的炮制、药物配五、药膳配制等方面。 总之,中医学的五行学说是一个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的理论体系,其中蕴含着祖先们对医学的认识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