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摧毁美国吗?
如果我有一个办法去摧毁美国,我早就这么做了。可惜我没这个办法。但是我确实有个办法能够摧毁我的政府。首先,我要把一些人安排到内阁中去,他们得符合下面的条件:第一不能懂经济,第二不能懂军事,第三不能懂外交,第四……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忙个不停。其次,我要让这群蠢蛋相信,他们是在拯救这个国家。再次,要让军队为没钱买大炮和马匹而烦恼不已。当然了,还要停止一切公共工程,以免拖累国库。最后,要不断给老百姓施加新的税赋,直到他们被压垮为止。这个办法肯定行得通。当然,这只能摧毁法国,对于美国是不适用的。
对于任何时代、任何国家,以上描述都是一剂猛药。法国大革命前朝政的腐朽不堪,路易十六政府的无能庸劣尽在此中。伏尔泰不愧为那个时代的智者,他的话掷地有声,振聋发聩。伏尔泰已经洞察一切,他似乎在说:你们的天下不远矣,革命的时刻就要来临了!
伏尔泰的话是历史事实,在此后的1830年、1848年法国多次出现革命。而在法国之后的俄国也不例外,沙皇专制政府的腐败无能最终把广大民众逼上死路,引发了俄国1905年革命、俄国二月革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伏尔泰生活在专制社会,在当时的法国,专制政府的横征暴敛,严刑峻法,愚弄宗教,已经使广大人民水深火热,苦不堪言。18世纪初的法国,资本主义虽然获得了较大发展,但封建专制统治却在加强。封建贵族依靠教权和王权,加紧对第三等级成员进行政治迫害和经济掠夺。国王路易十四及其首相黎塞留和马扎然推行权力绝对集中,专横统治的政策,使“朕即国家”的专制主义发展到顶峰。路易十四死后,他的继承者们对王权的滥用变本加厉。特别是路易十五及其情妇蓬巴杜、杜巴莱把持朝政期间,法国政治更加黑暗,财政、司法、军事和文化等方面腐败之风日甚一日,教士巧取豪夺,贵族作威作福,财政官员搜刮成风,各级法院包揽人情,军队武备废弛,国王与王族挥霍无度。整个社会已病入膏肓。
社会的腐朽以及思想和文化的专制使18世纪的法国人民急需一个启蒙思想的救世主。此时,伏尔泰出现了。他高举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主义大旗,向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君权和教权发起了挑战。
“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来源于法国大革命,是法国大革命的立国精神,是法国的立国三原则,即自由、平等、博爱。其在大革命中不断为雅各宾派的罗伯斯庇尔等人所宣扬,成为鼓舞法国人前进的口号,“自由、平等、博爱”体现了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对法国乃至欧洲和美洲的文化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出现,伏尔泰等人功不可没。
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精神领袖。18世纪法国最进步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和具有世界声誉的作家。他以天赋人权、三权分立为标志的资产阶级国家学说,以及“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对法国乃至全世界的资产阶级革命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