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克制能力是什么?

邱锦邱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很有趣,我也有点好奇,所以查了一些资料并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大家分享。 五行相克的观点起源于道家学派,最早记载于西汉司马迁作的《史记•律书》中。文中认为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是一种正常的相生相克关系。 然而这个相生相克关系中并没有讲到“我生者”和“我克者”之间的关系。如土生金,是金得到了土的帮助而使自身得到发展,还是土由于自身的强大而压制了金?这两种说法在逻辑上并不是不可以成立的。 于是到了东汉时期,著名经学家郑玄就提出了一个新的相生相克理论一“母系相生克”。他的解释被收录在东汉经学家桓谭著的《新论》中。

简言之,郑玄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一种母亲与儿子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主导的。土是金的母,金是火的母……而水是火之子,木是土之母……以此类推。并且一个五行是一个循环,每一个循环都包含“生我者”——“我生者”——“克我者”——“我克者”四个部分。 基于此,当某一五行受到另一五行制约的时候,受制约的那一方必然想方设法的去增强自身的实力以抵抗制约者的力量。

为此,它就会去寻找自己所属的“生我者”帮助自己,这样就会在“生我者”与“我生者”之间产生一种能量流动。这种能量流通对于整个宇宙来说都是必须的,因为物质都是不断运动与变化的。

当然这种相生相克的理论是儒家学者们的看法,而在中医里则更多地继承了中国古代阴阳五行的思想。中医认为人体内存在着阴和阳两种属性,而五脏则有心肝脾肺肾之分。其中,心属火,肝脏属木,脾脏属土,肺脏属金,肾脏属水。

这五种形体与五行之中的火、木、土、金、水对应。而精神领域中,则分为神(心神)、魂(肝魂)、意(脾意)、魄(肺气)、志(肾气)。 所以中医里面就有“心火旺”“肝血虚”“脾土虚”“肺经郁热”等等术语。而这些又与五行的关系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温雅博温雅博优质答主

五行是相生相克的,木→火→土→金→水→木,相生;木→土→水→火→金→木,相克,这是一个固定的顺序。相生的两件事或两人之间应该是友好的关系,相克的两件事或两人就必然会发生冲突和斗争。

要克制一个事物,得用这个事物所克事物来实行,不能用所克自己的事物来尝试。也就是说,金要被攻破,只能用木去攻,用火就反而被伤。金能克制木,木被金所伤,就不能用木去进攻金了,而应该用本生的水或生它的火去攻金。

在五行中,木可以产生火,当然火离不开木,火可以继续生土,土可以继续生金……依此类推,一个产生了,另一个必定存在着,这就是相生。接着,木一旦产生火便去克水,火一旦产生土,土便去克木,土火也一样……一个产生了,另一个必定受到损害和抑制,这就是相克。相生、相克是五行中普遍存在的规律,相互作用,形成了新的平衡,推动了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